[發明專利]一種建筑物樁基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31134.0 | 申請日: | 2018-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050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江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秦軍國防工業工程建設監理所 |
| 主分類號: | G01H1/00 | 分類號: | G01H1/00;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物 樁基 檢測 方法 | ||
一種建筑物樁基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檢波器放置到特定深度;(2)(2.1)激振錘在樁基頂部生成第一機械波;(2.2)檢波器檢測激振錘在樁基頂部生成的第一機械波信號;(2.3)激振錘在差分信號產生柱頂生成第二機械波;(2.4)檢波器檢測激振錘在差分信號產生柱頂生成的第二機械波信號;(2.6)記錄步驟(2)中檢波器的位置,步驟(2.2)以及(2.4)中的第一機械波信號以及第二機械波信號;(3)重復步驟(1)~(2)直到檢波器到達檢測管底部;(4)分析儀根據步驟(2.6)中記錄的信息,確定樁基質量以及缺陷位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樁基工程質量檢測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通過旁孔透射波法檢測建筑物樁身質量的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樁基礎作為一種深基礎結構形式,在土木工程領域已得到了廣泛應用。樁基礎能夠將上部結構的自重和承受的荷載傳遞到與樁基礎所接觸的穩定土層中去,因此很大程度的減小了基礎的沉降及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抗震能力強等優點,在一些地質條件復雜、土質松軟、多地震的地區被大量應用,并已獲得可觀的效果。
樁基礎按制作工藝可分為灌注樁和預制樁,其中灌注樁的使用是較為廣泛的,如:橋梁、公路、鐵路、高層建筑等工程。但是樁基在施工制作過程中,因施工技術、人員操作、外界條件及材料質量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出現斷樁、擴頸、縮徑、離析、夾泥、沉渣、空洞等缺陷,這些缺陷就是建筑物的潛在隱患,極大地影響了建筑物的質量,一旦缺陷處負荷不了上部結構的質量,就會造成建筑物坍塌,損失極為嚴重。因此,樁基檢測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及時的檢測出缺陷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極大的提高建筑物質量。
旁孔透射波檢測方法是一種樁基質量的無損檢測方法,通過在樁頂面上用激振錘敲擊產生機械波,沿著樁身以及土層進行傳播,同時在樁旁邊事先鉆好的孔內利用傳感器來接收透射波信號,
由此讀取不同深度的波時并繪制時間-深度圖,由圖中首波斜率發生變化的位置來判斷樁基的質量。
然而,旁孔透射波檢測方法中機械波是由樁基傳播到樁周土層后,通過樁周土層傳送到傳感器,其存在樁周土層中的傳播路徑。當樁周土層中的存在阻抗差別較大的不均勻分層時,例如存在軟粘土層和堅硬巖層時,由于機械波在不同分層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不同土層以及土層交界處,如圖1所示,機械波在土層中的最短傳播路徑和時間是不同的,導致傳感器檢測到的首波時間與均勻土層中的首波時間不同,從而可能出現首波斜率拐點判斷錯誤的情況,從而導致給出錯誤的樁身缺陷的信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作為現有技術的改進,提出一種建筑物樁基質量的旁孔透射波檢測方法,能夠在樁周土層中存在不均勻土層時,也能夠準確的檢測出樁身缺陷。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建筑物樁基檢測裝置,包括:激振錘,用于在樁基頂部生成機械波;鉆孔機,其用于在樁基附近形成鉆孔;檢測管,其設置在鉆孔中,管內注滿清水,用于放置檢波器;檢波器,其用于在檢測管內的不同深度接收激振錘在樁基頂部產生的機械波;分析儀,用于根據檢波器的檢測信號,確定樁基質量以及缺陷位置;差分信號產生柱,其長度與樁基相同,其與所述檢測管的距離等于樁基與所述檢測管的距離,所述檢波器在檢測管內的不同深度還接收激振錘在差分信號產生柱頂產生的機械波;所述分析儀根據所述檢波器接收的樁基頂部產生的機械波信號的首波時間以及差分信號產生柱頂產生的機械波信號的首波時間的差分值,確定樁基質量以及缺陷位置。
優選的,所述鉆孔距離所述樁基約1~2m。
優選的,所述檢測管為PVC管。
優選的,所述機械波在差分信號產生柱的傳播速度大于樁基的傳播速度。
優選的,所述差分信號產生柱為鋼筋。
優選的,所述樁基所在地面土層包括軟粘土層和堅硬巖層。
優選的,所屬檢波器通過線纜能夠以特定步長沿著所述檢測管下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秦軍國防工業工程建設監理所,未經陜西秦軍國防工業工程建設監理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311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