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25037.0 | 申請日: | 2019-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04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郝建鑫;鄧爵安;錢進明;吳磊;邱智勇;陳栩煒;郝源增;任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聚賽龍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23/16;C08L51/06;C08L23/08;C08K13/02;C08K5/523;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桂婷 |
| 地址: | 51094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碳酸酯 聚丙烯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熱塑性高分子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法和應用。該合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聚碳酸酯69?87%,聚丙烯5?15%,BDP 3?5%,相容劑1?3%,增韌劑3?7%,功能填料0.5?3%。本發明利用相容劑提高PP與PC之間的界面結合力,提高兩相相融性;利用BDP熔融后的高流動性的特點,降低PC的加工溫度,從而減少PC與PP之間的加工溫度差;利用無機填料特殊的外觀結構和表面性能提高加工過程中PP在PC中的良好的分布狀態。所得到的的合金材料可以實現綜合PC的高強度、高耐熱和PP的低比重、低成本、加工性能好的優點。可應用于制作電子電器外殼和汽車內外飾等產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塑性高分子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樹脂具有優異的剛韌平衡性能、超高的透明性、良好的尺寸穩定性等特點,是目前全球用量最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嘗試聚碳酸酯與其他熱塑性樹脂通過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備工程塑料合金,是提升聚碳酸酯材料應用性能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例如,聚碳酸酯材料常與PET、PBT、ABS等其他工程塑料通過熔融共混的方式制作工程塑料合金,以改善聚碳酸酯流動性差、耐溶劑性能差等缺陷。
聚碳酸酯與聚丙烯樹脂屬于兩種不相融的樹脂材料,傳統的加工方式很難得到可以物理力學性能均衡的合金材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方案實現:
一種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
所述的聚碳酸酯基材是指由熔融酯交換法或者光氣法生產的聚碳酸酯樹脂,優選為熔體質量流動指數為6-30g/10min的聚碳酸酯樹脂,更優選為熔體質量流動指數為10~20g/10min的聚碳酸酯樹脂;所述的聚碳酸酯基材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73.6~83.6%;
所述的聚丙烯樹脂是指由丙烯單體和乙烯單體通過共聚的方式合成的共聚聚丙烯樹脂,優選為中海殼牌的高抗沖共聚聚丙烯EP548R;所述的聚丙烯樹脂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10%;
所述的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簡稱為BDP,是磷酸酯類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聚碳酸酯材料的流動性;所述的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4%;
所述的相容劑是指能夠提高聚丙烯與聚碳酸酯材料界面結合力雙親性大分子化合物,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等,優選為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更優選為Vertellus-ZeMac。所述的相容劑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2%。
所述的增韌劑是指具有橡膠相結構能夠提升聚碳酸酯及其合金材料抗沖擊性能的材料,包括MBS類增韌劑、ACR類增韌劑、高膠粉類增韌劑、POE類增韌劑等;優選為POE-g-MAH類增韌劑,更優選為AMPLIFY GR216(陶氏)。所述的增韌劑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4%。
所述的功能填料是指具有微米級結構的化學性質穩定的無機填料,包括滑石粉、硅灰石、高嶺土等,其中優選為滑石粉;所述的功能填料在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數優選為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聚賽龍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聚賽龍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250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