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23287.0 | 申請日: | 2019-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6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1 |
| 發明(設計)人: | 唐雪飛;張青龍;孫文昌;周益;胡茂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康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0 | 分類號: | G06F17/10;G06Q10/04;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匯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劉冬靜 |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線性 分析 達到 效益 最大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根據業務將問題抽象為數據模型,將最大化效益函數作為目標函數,將業務問題抽象為約束條件數據;S2、利用線性分析圖形化求解最優方案:將人員數量、薪酬金額和社保福利金額作為約束條件,分別進行線性圖形化分析,然后獲取交點可行區域;轉換目標函數,引入效益表達式到目標函數中,然后根據線性圖形化呈現得到效益最大的最優數據組合方案。本發明采用線性數據分析呈現的方法讓企業決策更加符合于實際情況,企業策略人員可以依據此對資源進行針對性調配,從而來獲得更大效益,客觀地節約了投入成本讓企業競爭力加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企業管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推進,要想快速實現從傳統管理到戰略成本、效益管理的轉型,確保成本、效益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將成本管理和效益提升的理念、方法融入企業的全價值鏈業務過程,從而全面提高企業效率、有效節約企業成本。
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大、各項成本價格上漲的挑戰下,加強內部管理和過程管控,合理調配資源,抓成本提升利潤,成為企業生存的重要策略。
降低人、物的消耗,走質量提升的道路,才能保持自己在市場的先進性。怎么在有限的成本管控條件下獲得最優的資源配備,達到效益最大化,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達到節約成本投入的目的。我們引入了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從數據上進行呈現和分析,讓企業能清晰的識別到資源的投入配比,資源如何最大化利用,從而提升企業整體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線性數據分析呈現的方法讓企業決策更加符合于實際情況,企業策略人員可以依據此對資源進行針對性調配,從而來獲得更大效益,客觀地節約了投入成本讓企業競爭力加強的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基于線性分析達到效益最大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業務將問題抽象為數據模型,將最大化效益函數作為目標函數,將業務問題抽象為約束條件數據;
S2、利用線性分析圖形化求解最優方案:將人員數量、薪酬金額和社保福利金額作為約束條件,分別進行線性圖形化分析,然后獲取交點可行區域;轉換目標函數,引入效益表達式到目標函數中,然后根據線性圖形化呈現得到效益最大的最優數據組合方案。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具體實現方法為:假定需要引進的中級、高級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X1和X2,用P代表人員引進后給企業帶來的效益量,中、高級技術人員的數量問題以線性規則要素來描述:
目標函數,即為最大化效益:
max p=aX1+bX2
其中,a、b分別表示中級技術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所帶來的效益比;
相應的約束條件如下:
1)招聘引進的總人數限制為X1+X2≤N,X1、X2和N分別表示中級技術人員數量、高級技術人員數量和計劃引進總人數;
2)薪酬總投入限制為M1X1+M2X2≤M,M1、M2、M分別表示中級技術人員薪酬、高級技術人員薪酬和計劃投入薪酬總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康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康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232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段式光電線纜
- 下一篇:一種光電吊艙用隔振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