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球磨制備納米級粉體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18169.0 | 申請日: | 2019-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37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喜峰;袁雁妤;彭聰;張建華;陳龍龍;姜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7/20 | 分類號: | B02C17/20;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敏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磨制 納米 級粉體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納米粉體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球磨制備納米級粉體的方法,本發明在球磨過程中使軟硬程度不同的磨球對原料進行研磨和攪拌,能明顯降低反應活化能、細化晶粒、增強粉體活性、提高燒結能力,最終把微米級的原料粉體粉碎為納米級粉體,且所得納米級粉體的質量穩定、粒度均勻,成球率高,具有較高的松裝密度,可以保證納米粉體后續成型和燒結過程的順利進行,并實現連續穩定產業化生產;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無需兩步球磨,操作簡單,能耗較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納米粉體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球磨制備納米級粉體的方法。
背景技術
球磨是一種對物料進行研磨,制備細小粉體的常用方法,在球磨過程中,球磨機內的磨球在離心力作用下對原料粉體進行沖擊破碎,同時起到研磨作用,從而將微米級粉體研磨成納米級粉體。
傳統球磨工藝的球磨時間長,能耗高,有些原料會產生過磨現象,而且每一磨出來的粉料細度不一致,容易形成納米粉體粒徑大而不均的問題,對產品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比較先進的工藝是采用兩種不同直徑大小不同的磨球,分兩步工序進行球磨。即先用大的磨球開始球磨,然后分離出粉末,再采用小的磨球進行二級球磨,最終得到研磨出來的化合物粒徑較小。但是這種分兩步球磨的方法步驟繁瑣,增加了球磨的時間與能耗。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球磨制備納米級粉體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利用軟硬程度不同的磨球對原料粉體進行研磨,無需分兩步進行,操作簡單,能耗低,所得納米粉體質量穩定、粒度均勻,納米粉體的成球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球磨制備納米級粉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第一磨球、第二磨球、分散劑、粘結劑和原料粉體混合進行球磨,得到納米級粉體;所述第一磨球和第二磨球的硬度不同,所述第一磨球為聚氨酯球、氮化硅球或氧化鋁球;所述第二磨球為氧化鋯球。
優選的,所述第一磨球的直徑為4~6mm,所述第二磨球的直徑為4~6mm。
優選的,所述第一磨球和第二磨球的重量比為1:1.5~2;所述球磨時的球料比為2~4:1。
優選的,所述分散劑為檸檬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甲基丙烯酸胺、聚乙烯醇吡咯烷酮、十二烷基磺酸鈉和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分散劑的加入量為原料粉體質量的0.4~0.7%。
優選的,所述粘結劑為聚乙烯醇和/或聚乙烯醇縮丁醛;所述粘結劑的加入量為原料粉體質量的1~4%。
優選的,所述球磨的轉速為1400~1600rpm,所述球磨的具體過程為:研磨30~40min后冷卻30~60min,重復研磨和冷卻若干次,直至得到納米級粉體。
優選的,所述球磨時使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球磨罐做圓周擺振運動。
優選的,所述重復研磨和冷卻的次數為5~7次。
優選的,所述原料粉體包括金屬、合金或陶瓷粉體。
優選的,所述陶瓷粉體包括ITO粉體或ZTO粉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181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