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12076.7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15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郝艷坤;董建將;李爽;劉陽;欒海蓉;孫健;袁輝;魏韜;吳琦;閆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牡丹江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7011 黑***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驗 蟾蜍 衣裝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很難獲取完整的蟾衣的問題。它由培養室、蛻衣室、第一通道、緩沖通道、刮衣鉤組和翻板機構組成。采用本發明裝置實現無需人為手動干預,在重力的作用下,在蟾蜍處于蛻衣室中,在刮衣鉤組幫助下,保證蟾蜍順利蛻衣,且極大概率獲取完整的蟾衣;在蟾蜍脫衣過程中在蟾蜍的體表噴射蛻衣液,在蛻衣液促使蟾蜍順利蛻衣。本發明用于實驗室獲取蟾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蟾蜍蛻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蟾衣,是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品種蟾蜍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在強烈饑餓情況下定期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蟾衣為一種蟾蜍藥用部位,已被民間廣泛作為藥用,并實現了人工采集。蟾蜍蛻衣屬于一種純自然現象,蟾蜍極度饑餓狀態下便會蛻下蟾衣,自己吃掉以保存自己的性命,所以蟾蜍蛻皮時,是邊吃邊脫的,因此真正的野生自然的蟾衣是幾乎不可能完整的,現有整張蟾衣多數是在人為手動干預下,利用水才能獲取完整的蟾衣,但此采集方法會嚴重影響蟾蜍的后續恢復,進而影響后續獲取蟾衣的數量或者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解決現有很難獲取完整蟾衣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由培養室、蛻衣室、第一通道、緩沖通道、刮衣鉤組和翻板機構組成;所述培養室、蛻衣室、第一通道和緩沖通道均通過支柱設置在基座上;所述翻板機構由施力臂、投擲臂、投擲軸、鎖扣和直角折板組成;所述培養室與第一通道相連通,所述第一通道與蛻衣室相連通,所述蛻衣室與緩沖通道相連通;所述培養室的底部設置有V型折板,所述V型折板的折點通過轉軸設置在培養室與第一通道的底部連接處,所述V型折板靠近蛻衣室一側的側板底面加工有Y型淺槽,所述Y型淺槽靠近折點側為寬口,另一側為淺口,該側板通過插銷固定在培養室與第一通道的頂部連接處,所述V型折板的另一側板上加工有漏孔;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面加工有溝槽,所述蛻衣室的底面加工有直線淺槽,直線淺槽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蛻衣液噴射裝置;所述刮衣鉤組設置在蛻衣室的頂板上,所述蛻衣室頂板的一端通過轉軸設置在蛻衣室與緩沖通道的頂部連接處;所述投擲軸設置在基座上,所述施力臂和投擲臂相互垂直活動連接在投擲軸上,所述直角折板通過轉軸設置在投擲臂遠離投擲軸的一側,所述緩沖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塊,用以限制直角折板的一側側板,所述直角折板的另一側側板通過鎖扣鎖緊在翻板機構上。
本發明一種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的使用方法具體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選用健康無病活蟾蜍置于培養室內,調整V型折板角度,通過插銷將加工有Y型淺槽的一側側板固定在培養室與第一通道頂部連接處,V型折板的另一側板與培養室底面形成5°夾角;在溫度為23~25℃干養3~5天,觀察蟾蜍表皮,當蟾蜍開始蛻衣時,打開插銷,通過反復旋轉V型折板,調整至待蛻衣蟾蜍的背部朝上倒向行進,待蛻衣蟾蜍隨V型折板旋轉并導入到第一通道的溝槽內,再順著溝槽進入到蛻衣室內;
二、待蛻衣蟾蜍進入直線淺槽,開啟蛻衣液噴射裝置,在蟾蜍下滑過程中將蛻衣液噴射到待蛻衣蟾蜍體表,已翹起的蟾衣被刮衣鉤掛住,持續噴射蛻衣液使蟾衣繼續蛻下直至蟾衣完整蛻下,蛻皮后的蟾蜍滑入緩沖通道,然后繼續滑行到直角折板,旋轉直角折板使其貼合在投擲臂上并通過鎖扣鎖緊,然后對施力臂施加力使其以投擲軸為支點旋轉,將直角折板運送至培養室上方,打開鎖扣,使蛻皮后的蟾蜍返回培養室繼續培養;
三、將蛻衣室頂板繞轉軸旋轉打開,取出被刮衣鉤掛住的蟾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采用本發明裝置實現無需人為手動干預,在重力的作用下,在蟾蜍處于蛻衣室中,在刮衣鉤組幫助下,保證蟾蜍順利蛻衣,且極大概率獲取完整的蟾衣;二、在蟾蜍脫衣過程中在蟾蜍的體表噴射蛻衣液,在蛻衣液促使蟾蜍順利蛻衣,所以本發明獲取完整蟾衣的概率達到75%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實驗用蟾蜍蛻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V型折板靠近蛻衣室的側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牡丹江醫學院,未經牡丹江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120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棘胸蛙卵孵化裝置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娃娃魚養殖用藥浴消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