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310003.4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10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燕;金大志;華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9/00 | 分類號: | A47L9/00;A47L9/10;A47L9/12;A47L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竇賢宇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生產 車間 吸塵 機器人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及使用方法,涉及吸塵機器人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集風罩裝置以及集塵箱裝置;集風罩裝置包括進風管、集風罩以及濾塵管;進風管外周側套設濾塵管;濾塵管側壁固定弧形刮條;集風罩套設在濾塵管外周側;集塵箱裝置包括集塵箱;集塵箱一側安裝抽風機;集塵箱頂端與下進風管低端連通;進風管內安裝螺旋過濾裝置;螺旋過濾裝置包括中心軸;中心軸周側固定螺旋過濾葉片。本發明通過抽風機抽風形成從集風罩、進風管直至集塵箱的氣流;空氣中的灰塵經過集風罩、濾塵管以及螺旋過濾葉片三層除塵過濾,實現對工業生產車間內的富含灰塵的空氣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吸塵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過程中,由于生產車間的屬性或生產材料的屬性,常會導致車間內空氣中灰塵濃度很高;但車間內進行生產的過程中,若空氣中的灰塵濃度過高很容易導致爆炸等危險的產生。為避免這種狀況的產生,很多工廠生產車間安裝除塵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及使用方法,通過抽風機抽風形成從集風罩、進風管直至集塵箱的氣流;空氣中的灰塵經過集風罩、濾塵管以及螺旋過濾葉片三層除塵過濾,實現對工業生產車間內的富含灰塵的空氣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及使用方法,通過抽風機抽風形成從集風罩、進風管直至集塵箱的氣流;空氣中的灰塵經過集風罩、濾塵管以及螺旋過濾葉片三層除塵過濾,實現對工業生產車間內的富含灰塵的空氣的清除,方便快捷,便于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包括:集風罩裝置以及集塵箱裝置;
所述集風罩裝置包括進風管、集風罩以及濾塵管;所述進風管包括上進風管以及下進風管;所述上進風管與下進風管之間通過若干連桿連接;
所述進風管外周側套設濾塵管;所述濾塵管周側均布設有若干第一濾孔;所述濾塵管底部固定環板;所述濾塵管側壁固定弧形刮條;
所述集風罩為上下開口的球狀殼體;所述集風罩套設在濾塵管外周側且位于環板上方;所述集風罩的下開口端內周側與濾塵管的外周側匹配;所述集風罩的上開口端內周側與上進風管外周側匹配;所述集風罩周側均布設置有若干第二濾孔;所述弧形刮條與集風罩內周側匹配;
所述集塵箱裝置包括集塵箱;所述集塵箱一側安裝抽風機;所述集塵箱頂端與下進風管低端連通;所述進風管內安裝螺旋過濾裝置;所述螺旋過濾裝置包括中心軸;所述中心軸周側固定螺旋過濾葉片;所述螺旋過濾葉片上開設若干第三濾孔;所述中心軸頂部固定用于封蓋上進風管頂部的蓋板。
優選地,所述環板內周側與濾塵管內周側重合。
優選地,所述環板底部與弧形刮條對應位置處固定撥塊。
優選地,所述蓋板上端面中心位置處設置旋鈕。
優選地,所述第一濾孔、第二濾孔以及第三濾孔一側均設置濾網。
優選地,所述螺旋過濾葉片的邊緣還膠粘毛刷。
一種工業生產車間用吸塵機器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過程:
A00:打開所述抽風機形成從集風罩、進風管直至集塵箱的氣流;
A01:關閉抽風機后,旋轉所述環板帶動弧形刮條刮除集風罩內周側的灰塵;
A02:通過旋轉所述旋鈕帶動螺旋過濾葉片旋轉以刷除濾塵管的灰塵;
A03:拔出所述螺旋過濾裝置將灰塵清除掉;
A04:取掉所述集風罩并清楚內部灰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視萊爾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100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