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優化運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08093.3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946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肖白;王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46 | 分類號: | H02J3/46;H02S10/10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達利專利事務所 22102 | 代理人: | 陳傳林 |
| 地址: | 132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光熱 聯合 發電 系統 優化 運行 方法 | ||
1.一種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優化運行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建立光熱電站發電模型、建立光伏-光熱聯合發電模型、構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優化運行調度策略,具體內容為:
1)建立光熱電站發電模型
把握光熱電站在運行時其內部的熱量流向變化規律,利用熱量在光熱電站內部各部分的平衡機理,來建立光熱電站發電模型;
光熱電站在運行時的內部熱量流向為:通過光熱電站中鏡場的鏡面與導油管對太陽能中熱量進行收集,并將一部分熱量儲存在光熱電站儲熱罐內的二元硝酸鹽中,其余熱量經匯集通過加熱水產生高溫高壓水蒸氣,以帶動汽輪機進而轉換為電能發電;
利用熱量分別在集熱、儲熱、傳熱和熱電這四個環節中的不同平衡機理,對應地建立光熱電站實現發電的四個子步驟,如下,
①在光熱電站通過鏡場收集熱能的環節中,利用太陽能轉化成熱能時的能量守恒原理,建立能夠定量計算該鏡場所收集到熱能是多少的數學模型,見公式(1),
其中,為鏡場在t時段收集到的熱量,ηSF為光熱轉換效率,SSF為鏡場面積,Rt為t時段光照輻射指數,為t時段棄熱量;
②在光熱電站通過儲熱罐儲熱的環節中,把通過步驟1)的子步驟①得到的熱量,一部分直接用于發電,一部分儲存在光熱電站的儲熱罐中,對于后者,利用油介質中熱能轉化成二元硝酸鹽介質中熱能時的能量守恒原理,建立能夠計算該儲熱罐在t時段內所儲存熱能的熱量變化量的數學模型,見公式(2):
其中為儲熱罐在t時段內所儲存熱能的熱量變化量,與分別代表了t時段從鏡場到汽輪機與從儲熱到汽輪機的熱量的流量調控系數,為鏡場在t時段收集到的熱量,為t時段油鹽熱量轉換時的能量損耗,為儲熱在t時段流出的能量,為儲熱時能量損耗;
③在將熱能傳遞給汽輪機的環節中,針對傳遞給汽輪機的熱量,既能僅通過步驟1)的子步驟①得到,又能僅通過步驟1)的子步驟②得到,還能同時通過步驟1)的子步驟①和子步驟②得到,利用在這種熱能傳遞時的能量守恒原理,建立能夠計算在t時段傳遞給汽輪機的熱量的數學模型,見公式(3):
其中為t時段傳遞給汽輪機的熱量,與分別代表了t時段從鏡場到汽輪機與從儲熱到汽輪機的熱量的流量調控系數,為鏡場在t時段收集到的熱量,為儲熱在t時段流出的熱量,與分別為t時段油水熱量轉換與鹽油熱量轉換時的熱量損耗;
④在光熱電站利用熱能發電的環節中,根據通過熱能加熱水產生高溫高壓水蒸氣后產生動能,并由后者帶動汽輪發電機旋轉而產生電能的運行規律,利用由熱能轉化成電能時的能量守恒原理,建立能夠計算汽輪發電機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的數學模型,見公式(4):
其中為光熱電站中汽輪發電機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為在t時段流入汽輪機的能量,ηe、ηm與ηg分別為汽輪機的內效率、機械效率與發電效率;
2)建立光伏-光熱聯合發電模型
利用步驟1)所建立的光熱電站發電模型,結合目前較成熟的光伏電站發電模型,將光伏電站與光熱電站通過高壓母線進行連接同時并網,并據此分了三個子步驟來建立光伏-光熱聯合發電模型,如下,
①光伏電站并網
一般的光伏電站由多個供電單元組成,由于各個供電單元的型號有所不同,其額定的發電量也不同,其中,各供電單元通過串并聯組成光伏陣列,首先采用最大功率點跟蹤(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MPT)技術制定控制策略確定發電過程中的最大功率,將經過光電轉換而產生的直流電經過二極管匯集到直流母線;然后采用正弦脈沖寬度調制(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SPWM)技術及PQ控制策略,經逆變器將直流功率變為滿足質量要求的交流功率,最后經過變壓器將該交流功率升壓并網;采用的光伏電站發電模型為:
其中為第i個光伏電站在t時段輸出功率,PSTC為光伏電池在標準測試條件(1000W/m2,25℃)下的最大輸出功率,Rt為t時段光照輻射指數,kT為溫度功率系數,Tt為光伏電池溫度,TC為參考溫度,GSTC為標準測試條件下的光照強度;
②光熱電站并網
采用本發明中步驟1)所建立的光熱電站發電模型,見公式(1)~公式(4),并將光熱電站輸出的功率經過變壓器升壓并網;
③光伏、光熱聯合并網
雖然光伏、光熱采用不同的方式產生電能,但是通過高壓母線進行連接,就能夠實現同時并入電網,據此建立光伏-光熱聯合發電模型,如式(6)所示:
式中,為聯合發電模型t時段的輸出功率大小,i=1,2,…,NPV,NPV為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伏電站的數量;為第i個光伏電站t時段的輸出功率;為第j個光熱電站t時段的輸出功率,j=1,2,…,NCSP,NCSP為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熱電站的數量;
3)構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優化運行調度策略
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包含光伏、光熱、火電三種電源,以光伏、光熱輸出功率的效益最大與光伏-光熱聯合發電功率追蹤負荷的偏差最小為目標,構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優化運行調度策略,其中對光伏-光熱聯合發電功率追蹤負荷的偏差用凈負荷波動程度來表示,在滿足線路最大功率約束、光熱電站、光伏電站及常規火電廠的裝機容量和運行約束的條件下,分為三個子步驟實現對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優化運行調度:
①求取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凈負荷
所述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凈負荷為原始負荷與光伏-光熱聯合發電功率之間的差值,見公式(7):
其中ΔPL.t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在t時段的凈負荷;PL.t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在t時段的負荷;為第i個光伏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i=1,2,…,NPV,NPV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伏電站的數量;為第j個光熱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j=1,2,…,NCSP,NCSP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熱電站的數量;
②計算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發電成本
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包括火電機組的發電成本、系統旋轉備成本、光伏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以及光熱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見公式(8):
E=E1+E2+E3+E4 (8)
其中,E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E1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火電機組的發電成本,E2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的旋轉備用成本,E3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伏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E4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熱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
火電機組的發電成本E1,見公式(9):
式中,av、bv、cv分別為火電機組v煤耗系數;uv.t為火電機組i在t時段的啟停狀態變量,當uv.t等于1時代表機組處于運行狀態,當uv.t等于0時代表機組處于停運狀態,t=1,2,…,T,T為采樣周期,uv.t-1為火電機組i在t-1時段的啟停狀態變量;Sv為機組的啟停成本;為第v個火電機組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v=1,2,…,NG,NG為火電機組數量;
為了克服預測負荷與實際負荷之間的偏差而設置的旋轉備用成本E2,見公式(10):
式中Uv.t與Dv.t分別為機組v在t時段內的正、負旋轉備用容量;t=1,2,…,T,T為采樣周期;v=1,2,…,NG,NG為火電機組數量;θU與θD分別為機組參與正、負旋轉備用的成本系數;
光伏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E3,見公式(11):
式中,為第i個光伏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i=1,2,…,NPV,NPV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伏電站的數量;t=1,2,…,T,T為采樣周期;γPV為光伏電站單位運行維護成本;
光熱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E4,見公式(12):
式中,為第j個光熱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j=1,2,…,NCSP,NCSP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熱電站的數量;t=1,2,…,T,T為采樣周期;γCSP為光熱電站單位運行維護成本;
③建立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優化運行調度模型
根據步驟3)的子步驟①所求出的凈負荷大小、步驟3)的子步驟②所求出的光伏-光熱聯合發電上網效益以及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來建立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優化運行調度模型;該模型中包括光伏、光熱上網效益最大和光伏-光熱聯合發電追蹤負荷誤差最小兩個目標函數,在對目標函數進行處理時,采用max-min加權法,首先對max函數進行負向處理,將其變化為min函數,然后通過對兩個優化目標函數分別賦予權重并相加的方法,將兩個優化目標函數變化為一個優化目標函數;與此同時,該模型還包括五個方面的約束條件,它們是功率平衡約束,網絡約束,光伏電站、光熱電站、以及常規火電廠的裝機容量與運行約束,詳見公式(13):
其中,αPV與αCSP為光伏電站與光熱電站的上網后環境效益系數;為第i個光伏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i=1,2,…,NPV,NPV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伏電站的數量;t=1,2,…,T,T為采樣周期;為第j個光熱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j=1,2,…,NCSP,NCSP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中光熱電站的數量;n為采樣周期內樣本個數;為第v個火電機組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v=1,2,…,NG,NG為火電機組數量;ΔPL.t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在t時段的凈負荷;ΔPL.t+1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在t+1時段的凈負荷;PL.t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在t時段的負荷;E為太陽能光伏-光熱聯合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Pl.t為t時段流過線路l的功率大小;Pl.max與Pl.min分別為線路的最大正、負向傳輸功率;為光伏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與分別為光伏電站的最小、最大輸出功率;為光熱電站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為光熱電站在t-1時段的輸出功率;與分別為光熱電站的最小、最大輸出功率;與分別為光熱電站汽輪機最大向下、向上爬坡率;為光熱電站儲熱系統在t時段儲熱容量;與分別是儲熱系統的最小、最大儲熱容量;為火電機組在t時段的輸出功率;與為火電機組最小、最大輸出功率,與分別為火電機組最大向下、向上爬坡率;Pct為預測負荷與實際負荷之間的偏差;為第v個火電機組的最小輸出功率;為第v個火電機組的最大輸出功率;與分別為第v個火電機組最大向下、向上爬坡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電力大學,未經東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0809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