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05468.0 | 申請日: | 2019-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02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葛鵬江;黨東升;高玉喜;楊文華;王新寶;胡志冰;田宏梁;郭寧;張亞鵬;葛景;宮建鋒;田星;齊彩娟;韓一鳴;張斌;韓連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H9/02 | 分類號: | H02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 地址: | 750002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故障 限流 降低 變電站 短路 電流 方法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該方法將母線分支短路電流計算結果、變電站站內接線、變電站出線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選取分支短路電流大的支路配置故障限流器,同時考慮變電站內分母方式、多個支路故障限流器組合配置方式對短路電流限制效果的影響,使得故障限流器的接入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水平。本發明綜合利用了電網中影響短路電流的各種因素,具有思路清晰、易于實現、實用性強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短路電流分析計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負荷的迅速增長以及各大電網的緊密互聯,導致各級電網短路電流水平的不斷增大。短路電流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以及電氣設備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限制電力系統短路電流,從而有效減輕斷路器等各種電氣設備的負擔,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已成為目前我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建設、發展的迫切問題。針對電網發展過程中的短路電流超標或裕度不足問題,本發明著重關注了故障限流器對短路電流的限制作用,并提出了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電網存在的短路電流超標情況,提出了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使得故障限流器的接入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水平,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針對短路電流超標母線,進行母線分支短路電流計算并對結果進行排序;
步驟2:選取分支短路電流大的支路配置故障限流器;其中:
若分支短路電流較大的支路為主變,則在主變高/中壓側或者母聯開關配置故障限流器;若分支短路電流較大的支路為線路,則在線路上配置故障限流器;
步驟3:計算不同變電站內分母方式、不同支路故障限流器組合配置方式對短路電流限制效果的影響,選擇短路電流限制效果最好的配置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若分支短路電流較大的支路為主變,當在母聯開關配置故障限流器時,結合母線分段情況,按母聯開關個數確定故障限流器組數。
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結合母線分段情況,按母聯開關個數確定故障限流器組數具體是指,如果是雙母線接線,則兩個母線之間只有一個母聯開關,只需裝一組故障限流器;如果是雙母分段,則實際有4段母線,至少需要在2個母聯開關上裝故障限流器。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若分支短路電流較大的支路為線路,且單條線路的分支短路電流明顯高于其他支路,則在該支路上配置故障限流器;若存在多個支路的分支短路電流均較大的情況,則在多個支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支路配置故障限流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將母線分支短路電流計算結果、變電站站內接線、變電站出線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選取分支短路電流大的支路配置故障限流器,同時考慮變電站內分母方式、多個支路故障限流器組合配置方式對短路電流限制效果的影響,使得故障限流器的接入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水平,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同現有降低短路電流方案相比,本發明綜合利用了電網中影響短路電流的各種因素,具有思路清晰、易于實現、實用性強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故障限流器基本結構;
圖2本發明一種利用故障限流器降低變電站短路電流的方法實施例;
圖3變電站出線在母線的接入方式1;
圖4變電站出線在母線的接入方式2。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未經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054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