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養殖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303910.6 | 申請日: | 2019-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461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宇;楊靚;嚴俊;聶雪軍;張恒;金庫;秦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60 | 分類號: | A01K61/60;A01K61/65;A01K61/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養殖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下養殖平臺,屬于海洋工程設備技術領域,通過外殼,所述外殼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物流通道,所述物流通道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內部靠近頂部位置處,且所述物流通道的上端通過柔性連接裝置與工作船相連通;飼料艙,所述飼料艙設置在所述物流通道的外部四周;養殖區,所述養殖區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內的中部位置處;發電區,所述發電區在所述養殖區的外側呈環狀布置,且通過管系與所述養殖區相連,為所述養殖區提供養殖用水和能源動力;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通過多個支路與所述養殖區連接,通過傳感設備控制養殖水體參數,從而達到了提高漁業養殖質量,縮短養殖周期,進一步提升海洋空間的經濟價值的技術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工程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下養殖平臺。
背景技術
充分利用海洋自然資源,養殖具有高附加值的海洋經濟品種、拓展海水利用的廣度和深度,都將成為驅動我國海洋經濟高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深遠海養殖網箱不可或缺。目前,我國深遠海養殖網箱由重力式HDPE網箱逐漸向全鋼制桁架式網箱發展,利用自然水體實現漁業養殖。養殖水域也由半封閉的近岸灣口和島礁水域逐漸向離岸20n mile以外的開闊水域拓展。
我國深遠海養殖網箱的主要形式,一般由網箱主體、網衣和浮筒裝置組成。網箱主體提供養殖區域并實現各類養殖功能,網衣分隔養殖水體,浮筒裝置位于網箱主體下方,用于調節養殖網箱的整體浮力,控制網箱的沉浮狀態。
但是,現有網箱使用自然水體養殖,無法實現最佳養殖生態的精確調控。南海水域夏季臺風頻發,現有網箱采用下沉座底方式避臺,存在滑移、吸附的風險。同時,現有網箱內水體僅用于漁業養殖,利用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養殖平臺,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深遠海養殖網箱無法精準調控養殖生態、存在抗臺風險、養殖水體利用率不高的技術問題,達到了創建深海水下的最佳養殖生態區域,提高漁業養殖質量,縮短養殖周期,進一步提升海洋空間的經濟價值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養殖平臺,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部具有一容置空間;物流通道,所述物流通道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內部靠近頂部位置處,且所述物流通道的上端通過柔性連接裝置與工作船相連通;飼料艙,所述飼料艙設置在所述物流通道的外部四周,與所述物流通道的下端相連通;養殖區,所述養殖區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內的中部位置處;發電區,所述發電區在所述養殖區的外側呈環狀布置,且通過管系與所述養殖區相連,為所述養殖區提供養殖水體和能源動力,以使所述養殖區實現養殖功能;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通過多個支路與所述養殖區連接,通過傳感設備控制養殖水體參數,為養殖產品提供滿足要求的生態環境。
優選的,還包括:加工區,所述加工區設置在所述飼料艙的外側,且所述加工區內安裝有生產線,通過所述生產線進行礦物質提取、海水淡化、化妝品生產。
優選的,所述養殖區的底端通過傳動件安裝有一集魚裝置,通過所述集魚裝置在采集過程中上浮將所述養殖產品集中至所述物流通道中,以使船載集魚設備將所述養殖產品抽吸至所述工作船上。
優選的,還包括:壓載區,所述壓載區設置在所述集魚裝置的下方,所述壓載區用于調節所述水下養殖平臺的重量。
優選的,還包括: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設置在所述集魚裝置的下方,其中,所述排水通道通過管系抽取深層海水,并通過管系傳遞至所述發電區。
優選的,還包括:定深系泊裝置,所述定深系泊裝置與通過所述外殼上安裝的固定裝置與所述外殼連接,將所述水下養殖平臺固定至預定位置。
優選的,所述定深系泊裝置包括:多個錨固,各所述錨固安裝于預設系泊區域,且各所述錨固的端部均安裝有張力腿;多個鋼絲繩,各所述鋼絲繩的一端與所述張力腿一一對應連接,各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湖北海洋工程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湛江);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3039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