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93553.X | 申請日: | 201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071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慧俊;卜斌龍;王琪;李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樊倩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傳輸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由于預先在基站的SDAP模塊中建立了地址映射表,映射單元根據接收的數據,將MAC地址與IP地址的映射關系存儲至地址映射表中,在接收到數據為ARP/RARP請求數據時,只需在地址映射表中查詢是否存在待查詢地址的對應映射關系,并在存在對應映射關系時,根據查詢結果直接進行響應,相當于,映射單元執行數據監控、自學習,構建內部MAC地址與IP地址的映射表,在終端發起相應查詢請求時,率先查找自身映射表,存在時直接給予終端響應服務,這樣,極大降低了業務響應的時延,提升了客戶體驗。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在4G通信系統中,終端無法進行傳統以太網業務,例如,地址解析協議(A 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ARP)、反向地址轉換協議(Reverse Address R esolutionProtocol,RARP)業務等,這些業務在5G系統中均得到了支持。
現有5G基站對以太網會話的業務數據,不進行深度分析,更不進行大數據的自學習,尤其ARP/RARP業務,也就是說,5G基站并無直接具備對以太網會話業務的響應能力,其僅僅處于轉發相應業務報文的工作位置,雖然有些廠商對A RP業務的支持,但也是建立在代理和系統配合的角度,而非直接地、獨立地支持。
因此,現有5G基站對以太網會話中ARP/RARP的服務響應存在時延問題。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和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該方法包括:
接收PDCP模塊發送的上行數據;
若上行數據為ARP/RARP請求數據,獲取ARP/RARP請求數據中的待查詢第一地址,待查詢第一地址包括待查詢IP地址或待查詢MAC地址;
從預設的地址映射表中,查詢待查詢第一地址對應的第二地址;地址映射表中包括多個MAC地址與IP地址的映射關系;
若地址映射表中存在第二地址,則將第二地址發送至PDCP模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若待查詢第一地址為IP地址,則第二地址為MAC地址;若待查詢第一地址為MAC地址,則第二地址為IP地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從預設的地址映射表中,查詢待查詢第一地址對應的第二地址之前,該方法還包括:
若地址映射表中不存在第二地址,將上行數據發送至GTP模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在獲取ARP/RARP請求數據中的待查詢第一地址之前,該方法包括:
判斷上行數據是否為以太網會話;
若上行數據為以太網會話,判斷上行數據是否為ARP/RARP請求數據;
若上行數據是ARP/RARP請求數據,則執行獲取ARP/RARP請求數據中的待查詢第一地址的步驟;
若不是ARP/RARP請求數據,則將上行數據發送至GTP模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判斷上行數據是否為以太網會話,包括:若上行數據的承載類型為以太網會話對應的承載類型,則確定上行數據為以太網會話。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判斷上行數據是否為ARP/RARP請求數據,包括:若上行數據中攜帶的數據類型標識為ARP/RARP請求數據對應的標識,則確定上行數據為ARP/RARP請求數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信網絡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9355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