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突發疾病監測及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93398.1 | 申請日: | 201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02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03 |
| 發明(設計)人: | 薛紅濤;吳蒙;周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W40/08 | 分類號: | B60W40/08;B60W40/105;B60W50/00;B60W30/09;B60Q9/00;B60T7/12;A61B5/0205;A61B5/00;G16H50/20;G16H8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行駛 過程 駕駛員 突發 疾病 監測 處理 方法 | ||
1.一種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突發疾病監測及處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試驗車輛上采集駕駛員的生命體征信息,生命體征信息包括心率S、血壓B、呼吸頻率f、體溫T、瞳孔直徑D;對生命體征信息進行預處理,將第k個時間片時的生命體征信息與駕駛員正常生命體征參數進行比較,得到每種生命體征信息預處理后的對應兩種結果ΔSj,ΔBm,Δfn,ΔTp,ΔDq,j=1,2,m=1,2,n=1,2,p=1,2,q=1,2;
所述的預處理方法是:將駕駛員第k個時間片時的心率Sk、血壓Bk、呼吸頻率fk、體溫Tk、瞳孔直徑Dk各自一一對應地與正常生命體征參數中的正常心率S0、正常血壓B0、正常呼吸頻率f0、正常體溫T0、正常瞳孔直徑D0進行比較,若差值大于設定的對應的閾值,則一一對應地輸出為ΔS1、ΔB1、Δf1、ΔT1、ΔD1,反之,一一對應地輸出為ΔS2、ΔB2、Δf2、ΔT2、ΔD2,則預處理后的數據樣本集{ΔSj,ΔBm,Δfn,ΔTp,ΔDq},即得到每種生命體征信息預處理后的對應的兩種結果;
步驟二:將ΔSj,ΔBm,Δfn,ΔTp,ΔDq作為貝葉斯網絡結構的五個子節點,將駕駛員狀態Yi作為父節點,構建靜態貝葉斯診斷模型,根據靜態貝葉斯診斷模型判定出第k個時間片時的駕駛員狀態Yi,k=2,3,4,…;
步驟三:根據第k個時間片時的駕駛員狀態Yi,分別對第k-1個和第k個相鄰兩個時間片的駕駛員狀態Yi進行診斷,得到不同的診斷結果以及相鄰兩個時間片的轉移概率;將靜態貝葉斯網絡結構模型與相鄰兩個時間片的轉移概率相結合獲得動態貝葉斯網絡結構模型;
步驟四:將動態貝葉斯網絡結構模型與第k+1、k+2、k+3和k+4的連續時間片的駕駛員狀態Yi相結合構成駕駛員突發疾病診斷模型;
步驟五:在實際運行車輛上,采集實時的駕駛員生命體征信息:心率S′、血壓B′、呼吸頻率f′、體溫T′、瞳孔直徑D′,對實時的駕駛員生命體征信息進行預處理得到預處理結果ΔS′j,ΔB′m,Δf′n,ΔT′p,ΔD′q;
步驟六:將ΔS′j,ΔB′m,Δf′n,ΔT′p,ΔD′q輸入到步驟四中的駕駛員突發疾病診斷模型中,當第k個時間片為突發疾病狀態Y1時,駕駛員突發疾病診斷模型輸出電壓信號V1給車輛限制模塊,然后對第k+1、k+2、k+3和k+4的連續時間片的預處理后的實時生命體征信息進行處理,獲得連續時間片的駕駛員狀態Yi,當駕駛員突發疾病狀態Y1的個數N≥3時,輸出電壓信號V11給車輛控制模塊進行控制,同時解除對車輛的限制,當N3時,輸出電壓信號V12,僅解除對車輛的限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員突發疾病監測及處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驟一中,從已有的網絡數據大平臺中抽取大量的人體生命體征信息參數,取各自的平均值作為所述的駕駛員正常生命體征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9339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