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93047.0 | 申請日: | 201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16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林啟敬;張福政;蔣莊德;韓楓;楊萍;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25 | 分類號: | G01N21/2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曉曉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探針 傳感器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為錐形結構的光纖,光纖的錐形結構側壁設有沿光纖徑向設置的開口槽,開口槽與光纖纖芯連通,開口槽下表面涂覆有待檢測參量敏感材料層,光纖的錐形結構側壁沿光纖軸線方向設有三個開口槽,各開口槽下表面涂覆的待檢測參量敏感材料層不同,其中一個采用碳系復合物溫敏感材料作為溫度敏感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其特征在于,開口槽沿垂直于開口槽方向界面為邊矩形、梯形和中心矩形。
3.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對去掉涂覆層的光纖進行電極加熱拉錐形成光纖錐結構;
步驟2)、通過腐蝕方法對光纖錐結構進行化學腐蝕,得到前端為錐形結構的光纖尖端結構;
步驟3)、通過聚焦離子束對光纖尖端結構進行腔體刻蝕形成開口槽結構,具體采用三次重復刻蝕,第一次設定離子束電流為2.8nA-21nA,得到粗加工的開口槽,第二次設定離子束電流為0.28nA-0.92nA,對開口槽表面進行精加工,第三次設定離子束電流為1.5pA-93pA,進一步平整腔體表面以及去除因電荷吸附積聚在腔體表面的雜質;
步驟4)、最后在光纖尖端結構的開口槽下表面涂覆待檢測參量敏感材料層,制備得到多參量測量的光纖探針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光纖表面涂覆層,然后對去掉涂覆層的光纖除污清洗,然后采用光纖熔接機對去除涂覆層段的光纖進行電極加熱拉錐,直至拉斷,初步形成光纖錐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采用無水乙醇對去掉涂覆層的光纖除污清洗。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得到的前端為錐形結構的光纖尖端結構直徑長度小于1微米。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光纖探針傳感器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對光纖錐結構進行化學腐蝕,采用濃度為10%~75%的氫氟酸溶液對光纖錐形結構浸潤1.25~6h得到光纖尖端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9304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捕捉肢體語言的無線插座
- 下一篇:一種制備高導電性銅互連線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