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及管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91282.4 | 申請日: | 2019-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1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崔陽;尚旭;溫尚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G06F16/11;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劉世權 |
| 地址: | 610207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共享 虛擬機 文件 混合 架構 管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和管理方法,架構包括虛擬化模塊、數據預處理模塊、共享存儲模塊、虛擬機遷移模塊和混合云管理模塊。本發明對上述各個模塊進行了說明。除此之外,本發明還公開了與異構混合云架構相應的管理方法。本發明實現了一種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和虛擬機管理方法,從平臺的利用率和虛擬機的使用性出發,實現了虛擬機跨平臺運行和遷移。本發明采用共享存儲的方法,轉化融合存儲格式,將異構的被管系統存儲進行統一管理,提高存儲的利用率。本發明采用轉化虛擬機文件格式的方式,將虛擬機文件通過文件格式的轉化,實現虛擬機在異構系統中跨系統運行,實現了虛擬機跨系統運行和遷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技術領域和計算系統虛擬化技術領域,具體講,涉及一種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各種體系架構的云計算技術及其產品遍地開花。從體系架構來區分,云計算技術可以分為私有云和公有云,私有云的數據安全性、隱私性和維護成本較高,公有云具有規模和成本優勢,但是用戶對把重要數據放在公有系統上也有一定的疑慮。用戶更希望將重要數據放在本地私有云中管理,也能利用到公有云的規模和成本優勢。混合云融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既有私有云的數據安全性特點,又有公有云的規模和成本優勢。
用戶采用云計算產品之前,往往已經采購了一種或多種的虛擬化或云產品。如果將這些產品遷移到新系統上,會占用系統時間,影響用戶業務,遷移過程中也容易發生系統兼容問題,取代的產品及硬件也存在浪費現象。因此用戶會希望將原來的虛擬化或云產品也利用起來,降低使用成本。這時候就要求混合云具備將其他虛擬化或云產品進行管理的能力。對于不同云技術的產品進行混合管理是混合云的特點之一。
目前混合云管理主要利用原有虛擬化產品或云產品提供的接口進行管理,混合云的管理指令通過這些接口,發往虛擬化產品或云產品去執行。這種管理方式的優點是管理方法簡單易實現,通過接口調用就可以實現管理功能。但是這種管理方式也具有顯著的缺點,首先管理功能依賴于原有產品的接口,原有產品接口功能決定了管理功能的實現情況;其次這種方式的統一管理并沒有打破原有虛擬化產品或云產品之間的相互隔離,各個產品仍然獨立運行,數據難以互通,虛擬機無法跨平臺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及管理方法,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混合云被管平臺之間數據難以互通,虛擬機無法跨平臺運行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基于共享虛擬機文件的異構混合云架構,包括虛擬化模塊、數據預處理模塊、共享存儲模塊、虛擬機遷移模塊和混合云管理模塊;
虛擬化模塊:虛擬化模塊是完成與被管系統的交互任務,保證混合云管理系統發布的管理命令能被有效,準確的執行,成為被管系統與混合云管理系統溝通的橋梁;
數據預處理模塊:數據預處理模塊是將每個被管系統的虛擬機文件預先處理成共享存儲中統一格式的文件,以便虛擬機可以在每個被管系統中都可以運行;
共享存儲模塊:共享存儲模塊是將各個被管系統的存儲轉化為混合云系統共享存儲,以便虛擬機可以在被管系統中任意一個系統中運行;
虛擬機遷移模塊:虛擬機遷移模塊是將運行在被管系統中的虛擬機遷移到其他被管系統,虛擬機可以根據系統負載,選擇運行的系統;
混合云管理模塊:混合云管理模塊是將被管系統作為完整的云系統進行管理運維,打破各個系統獨立運行的狀態,對整個系統資源進行統一的調度和整合。作為優選方式,虛擬化模塊包括管理接口模塊、共享存儲接口模塊和虛擬機文件解析模塊三個子模塊;
管理接口模塊:連接混合云管理系統和被管系統的橋梁,將混合云下發的管理消息傳遞給被管系統執行,從被管系統獲取狀態信息上報給混合云管理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912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