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90781.1 | 申請日: | 2011-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82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K·吳;D·胡;S·納格 | 申請(專利權)人: | 凱希特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8 | 分類號: | A61B17/08;A61M1/00;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湯慧華;鄭霞 |
| 地址: | 美國得***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來 應用 閉合 切口 傷口 治療 方法 器件 | ||
本發明涉及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公開了一種用來處理切口的器件、系統及方法。器件包括大致平面的張力減輕模塊以及柔性的密封劑結構,該大致平面的張力減輕模塊包括:與切口流體連通的中心結構,其中,中心結構的至少一部分適于與切口的縱向軸線對準;和所述相對的粘合結構,聯接至中心結構,該柔性的密封劑結構包括下部粘合表面,并且將尺寸設計成在張力減輕模塊上密封,從而形成密封的流動路徑。所述相對的粘合結構適于從松弛構造伸展到第一張拉構造,并且適于從第一張拉構造向松弛構造返回而進入第二張拉構造中以及在朝向所述相對的粘合結構的方向上施加收縮力。
本申請是申請日為2011年8月9日、申請號為201510685799.7且發明名稱為“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申請日為2011年8月9日、申請號為201510685799.7且發明名稱為“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的申請是申請日為2011年8月9日、申請號為201180046699.X、發明名稱為“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對于優先權文件的參考
本申請基于35U.S.C.§119(e)要求在2010年8月10日提交的共同待決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372,443的優先權利益,由此要求上述申請日的優先權,并且該臨時申請的公開通過參引由此全部包括。
本申請也涉及在2010年9月24日提交的共同待決美國專利申請No.12/890,399,該專利申請是在2010年4月9日提交的、標題為“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負壓傷口治療的方法和器件”的美國專利申請No.12/757,654的繼續申請,美國專利申請No.12/757,654要求在2009年4月10日提交的、標題為“用來應用閉合切口的減壓治療系統的方法和器件”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o.61/168,507的優先權利益。
背景技術
每年有無數閉合切口(手術的或非手術的),這些切口發生在范圍從門診過程和流動手術中心到傳統住院病人醫院情況的情況中。這些切口的術后護理可以不同,但可涉及紗布、包裹物及繃帶的簡單使用。另外,也已經提倡在閉合和細致消毒技術之前傷口的沖洗。在侵入過程和手術以后的傷口感染對于病人呈現潛在危險,例如,該危險關于腹部手術可高達10%。傷口感染對于病人、臨床醫師及醫院是重大疾病,并且對于納稅人和其它付款人可能是昂貴的。具有傷口感染的病人可能需要IV抗生素、延長的住院期、傷口打開及敷料變更,并且一些繼續發展成傷口裂開和腸皮瘺。盡管手術前預防抗生素已經表現出減少手術后傷口感染,但手術后抗生素還沒有表現出。
發明內容
這里提供的是用于處理切口和傷口的器件、系統及方法。
在一個方面,公開的是一種用來處理切口的器件,該器件包括大致平面的張力減輕模塊和柔性的密封劑結構,該柔性的密封劑結構包括下部粘合表面,并且將尺寸設計成在張力減輕模塊上密封,從而形成密封的流動路徑。張力減輕模塊包括與切口流體連通的中心結構。中心結構的至少一部分適于與切口的縱向軸線對準。張力減輕模塊還包括相對的粘合結構,這些相對的粘合結構聯接至中心結構。相對的粘合結構適于從松弛構造伸展到第一張拉構造,并且適于從第一張拉構造朝向松弛構造返回而進入第二張拉構造中以及在朝向相對的粘合結構的方向上施加收縮力。
中心結構還可包括至少一個開口,該至少一個開口從中心結構的下表面穿過中心結構延伸到上表面,并且構造成在上表面與切口之間提供流體連通。中心結構還可適于粘合到切口的縱向軸線的至少一部分。中心結構還可包括第一配合端部和第二配合端部,第一配合端部可構造成與第二配合端部配合。器件還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張力減輕模塊,這些張力減輕模塊構造成端與端配合。張力減輕模塊可在切口與遠離切口的位置之間形成橋接件。遠離切口的位置能是第二切口。遠離切口的位置能是非切口部位。中心結構可包括高彈性和高可恢復的材料。該材料可從包括如下各項的組中選擇:硅酮彈性體、聚氨酯、聚異戊二烯以及彈性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凱希特許有限公司,未經凱希特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907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