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豆礫石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85166.1 | 申請日: | 2019-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395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振興;王曉軍;孫來彬;吳云利;蘭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53/20 | 分類號: | F04B53/20;E21D1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時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正興街***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礫石 | ||
1.一種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裝置(1)、送料裝置(2),所述進料裝置(1)與所述送料裝置(2)連接;其中,所述進料裝置(1)包括進料通道(102)、粉碎通道(103),所述進料通道(102)設置有濾網(101),所述濾網(101)傾斜設置在所述進料通道(102)中,所述濾網(101)在所述進料通道(102)入口軸線上的投影至少完全蓋住所述進料通道(102)入口,所述濾網(101)的最低端設置在所述粉碎通道(103)中,所述進料通道(102)和所述粉碎通道(103)末端連通;所述粉碎通道(103)中設置有粉碎裝置,所述粉碎裝置用于對所述粉碎通道(103)中的豆礫石進行粉碎;所述送料裝置(2)包括分料裝置(203)、若干噴料管(201)、進風通道(204)、噴射通道(202),所述噴料管(201)的一端與所述進風通道(204)連接,所述進風通道(204)中的風通入所述噴射通道(202)中,所述噴料管(201)的另一端與所述噴射通道(202)連接,所述噴料管(201)中的豆礫石進入所述噴射通道(202)中;所述分料裝置(203)包括若干分料通道(2034),所述分料通道(2034)的末端設置在所述噴料管(201)中;所述噴射通道(202)的末端設置有監控裝置(3),所述監控裝置(3)包括彈性復位件(302)、觀察筒(303)、觀察腔、出料筒(304)、擋環(301),所述出料筒(304)與所述噴射通道(202)出口連接,所述觀察筒(303)套設在所述出料筒(304)側壁外,所述觀察筒(303)內側壁到所述出料筒(304)外側壁之間的空間形成所述觀察腔,所述彈性復位件(302)、擋環(301)設置在所述觀察腔中,所述彈性復位件(302)一端與所述出料筒(304)入口處連接,所述彈性復位件(302)的另一端與所述擋環(301)連接,所述擋環(301)分別與所述觀察筒(303)內側壁以及所述出料筒(304)外側壁無縫連接,并且和所述觀察腔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觀察筒(303)為透明材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通道(2034)中交錯設置有若干擋片A(2033),所述擋片A(2033)交錯設置在所述分料通道(2034)中形成迂回通道,豆礫石在所述迂回通道中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通道(2034)與所述噴料管(201)連接的端頭傾斜設置有擋片B(2035),所述擋片B(2035)與分料通道(2034)連接點位于靠近進風通道(204)的一側,所述擋片B(2035)與所述噴料管(201)的軸心線的夾角小于90度,并且所述擋片B(2035)的最低端到所述噴料管(201)的入口的距離大于所述擋片B(2035)的最高端到所述噴料管(201)入口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料管(201)包括大徑段(2012)、小徑段(2011),所述大徑段(2012)與所述進風通道(204)連接,所述分料通道(2034)與所述噴料管(201)在小徑段(201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通道(2034)為方形漏斗結構,相鄰的分料通道(2034)的漏斗邊板的頂部連接形成錐形結構(203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通道(2034)一側側壁設置有貫穿孔,所述分料通道(2034)內與設置貫穿孔的側壁相對的內側壁上設置有內凸臺(2036),所述貫穿孔中設置活動有插片(2031),所述插片的底面設置在所述內凸臺(2036)頂面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地接觸到所述內凸臺(2036)頂面,所述插片(2031)完全遮住豆礫石在所述分料通道(2034)中移動的通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豆礫石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裝置包括若干粉碎輥(104)、驅動裝置(105),所述驅動裝置(105)與所述粉碎輥(104)連接并驅動所述粉碎輥(104)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軌道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8516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