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腕戴式電子設備、測量腕部尺寸的方法以及測量血壓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84010.1 | 申請日: | 2019-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17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健;黃振龍;李靖;傅小煜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021 | 分類號: | A61B5/021;A61B5/107;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腕戴式 電子設備 測量 腕部 尺寸 方法 以及 血壓 | ||
本申請涉及一種腕戴式電子設備、測量腕部尺寸的方法以及測量血壓的方法。腕戴式電子設備包括主體、腕帶、腕部尺寸確定部以及血壓確定部,腕部尺寸確定部用于經由腕戴式電子設備的腕帶測量與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相匹配的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并根據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確定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血壓確定部用于檢測目標用戶的脈搏波信號,并根據脈搏波信號測量目標用戶的實測血壓;血壓確定部還能基于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對目標用戶的實測血壓進行修正,以得到目標用戶的第一修正血壓。本申請的腕戴式電子設備可以給目標用戶提供根據其腕部尺寸修正過的血壓,因此,可以提高血壓測量的準確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可穿戴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腕戴式電子設備、測量腕部尺寸的方法以及測量血壓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狀況的日益重視,利用可穿戴設備來輔助健康評估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現有技術的一些腕戴式電子設備(例如,手表、手環)上集成了血壓測量裝置,可以完成對目標用戶血壓的測量。例如,在手表上設置氣囊以及與氣囊相連通的壓力傳感器,氣囊在充放氣的過程中可以壓迫目標用戶腕部的橈動脈,壓力傳感器因此會提取到目標用戶的脈搏波信號,根據該脈搏波信號可以得到目標用戶的血壓。
腕戴式電子設備由于其便攜性受到大家的關注,但現有技術中,腕戴式電子設備的血壓測量結果不夠準確。
發明內容
以下從多個方面介紹本申請,以下多個方面的實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互相參考。
第一方面,本申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能夠測量血壓的腕戴式電子設備,包括主體以及與所述主體相連的腕帶,所述腕帶用于將所述主體佩戴至目標用戶的腕部,所述腕戴式電子設備還包括:腕部尺寸確定部,用于經由腕戴式電子設備的腕帶測量與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相匹配的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并根據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確定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血壓確定部,用于檢測目標用戶的脈搏波信號,并根據脈搏波信號測量目標用戶的實測血壓,并且基于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對目標用戶的實測血壓進行修正,以得到目標用戶的第一修正血壓。
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腕戴式電子設備可以給目標用戶提供根據其腕部尺寸修正過的血壓,因此,可以提高血壓測量的準確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當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大于第一閾值時,血壓確定部通過在實測血壓的基礎上減少第一設定量以得到第一修正血壓;當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小于第二閾值時,血壓確定部通過在實測血壓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設定量以得到第一修正血壓。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目標用戶的腕部尺寸為目標用戶的腕圍,其中,第一閾值的可選范圍為165mm~190mm,第二閾值的可選范圍為125mm~150mm。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設定量的可選范圍為12~25mmHg,第二設定量的可選范圍為1~5mmHg。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腕帶包括連接于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主體的相反兩端的第一腕帶和第二腕帶,第一腕帶上設有第一扣件,第二腕帶上設有多個能夠與第一扣件相互扣合的第二扣件,通過將多個第二扣件中的不同第二扣件與第一扣件進行扣合能夠調整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腕部尺寸確定部能夠檢測多個第二扣件中與第一扣件相互扣合的第二扣件以確定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
根據本申請的實施方式,將對腕戴式電子設備的使用周長的測量轉換為對與第一扣件相互扣合的第二扣件的測量,簡化了腕戴式電子設備使用周長的測量過程。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腕戴式電子設備包括電源以及設于第二腕帶上的多個檢測電阻,其中,各相鄰的第二扣件之間均設有至少一個檢測電阻,當多個第二扣件中的其中一個第二扣件與第一扣件相互扣合時,其中一個第二扣件與主體之間的檢測電阻能夠與電源形成閉合回路;腕部尺寸確定部能夠基于與閉合回路中的檢測電阻的阻值相對應的物理參數來確定多個第二扣件中與第一扣件相互扣合的第二扣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840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