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82077.1 | 申請日: | 2019-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68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家;劉錠坤;王凱;盧學;周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F3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運動 模型 參數 辨識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屬于船舶運動模型技術領域。參數辨識系統,包括電源、風浪流觀測器、高清攝像頭、導航衛星接收模塊、慣性導航系統、上位機,所述上位機包括辨識系統、數據管理系統,所述慣性導航系統包括姿態傳感器,所述風浪流觀測器、高清攝像頭、導航衛星接收模塊、慣性導航系統分別與上位機通訊連接。本發明提出的技術、研發的應用系統具有較高可靠性和工程實用性,能夠為船舶運動建模與辨識等提供有效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屬于船舶運動模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船舶運動模型具有廣泛的使用需求和技術標準。為推進船舶運動模型、船舶運動建模技術的研究與發展,以滿足理論需要和工程需要,對船舶運動建模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質量、工作效率與技術手段等提出了要求。
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專門針對船舶運動建模與分析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和應用系統較少,船舶運動建模步驟繁瑣、效率較低。建模與參數辨識的算法多是在理論層面的應用,未形成方便實用的應用系統,使得船舶運動建模、校核缺乏操作便捷的工具,工作中仍需大量人工操作,難免存在任務多、環節中、效率低的現象。
基于系統辨識的船舶運動建模一般都需要數據采集、數據處理與優化、建模(選擇模型結構)、參數辨識、模型檢驗等步驟。可見,研究集上述流程于一體的技術和應用系統,對應提高船舶運動建模與辨識工作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從實際需求出發,對特定船舶的操縱運動建模與辨識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應用系統,為高效、智能化的船舶運動建模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具體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包括電源、風浪流觀測器、高清攝像頭、導航衛星接收模塊、慣性導航系統、上位機,所述上位機包括辨識系統、數據管理系統,所述慣性導航系統包括姿態傳感器,所述風浪流觀測器、高清攝像頭、導航衛星接收模塊、慣性導航系統分別與上位機通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風浪流觀測器包括風速風向儀、流速流向儀,用于獲取外界環境擾動的數字化輸入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高清攝像頭安放于駕駛臺車、舵位置,用于對車、舵儀表拍攝照片、視頻,使用圖像識別技術,從拍攝的圖像中提取得到操車、操舵等數字化的操縱控制輸入信號。進一步的,
進一步的,所述衛星導航設備用于獲取船舶運動位置、速度等數字化的狀態輸出信號。
進一步的,所述慣性導航系統的姿態傳感器用于感知船舶位置、速度、船舶運動姿態角度、角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上位機電腦用于系統調試與數據管理,包括原始數據、優化后數據的保存、發送,辨識過程與結果的顯示、保存。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管理系統用于采用數據異常檢測、數據濾波與平滑、時刻對準與數據采樣間隔一致化等,對原始數據進行優化處理,所述辨識系統用于基于選擇的模型結構,采用選定的算法對模型中參數進行辨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提出并研制了一種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主要包含系統設計、試驗船舶操縱運動數據采集與處理功能、操縱運動模型參數辨識功能等。提出的技術、研發的應用系統具有較高可靠性和工程實用性,能夠為船舶運動建模與辨識等提供有效支持,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船舶運動模型參數辨識系統的組成示意圖;
圖2為系統應用流程圖;
圖3為系統輸出并保存參數辨識結果、擬合優度指標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820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