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烯脫鹽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75113.1 | 申請日: | 2019-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3770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小云 |
| 主分類號: | C02F9/02 | 分類號: | C02F9/02;C02F1/28;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陳龍勇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脫鹽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脫鹽裝置,屬于石墨烯聚脫鹽技術領域,包括過濾箱、進水組件、雜質刮除組件、脫鹽箱、輸水組件、脫鹽組件和出水組件,所述過濾箱內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設有過濾網,所述進水組件和雜質刮除組件均設置在過濾箱的頂端,所述脫鹽箱設置在過濾箱的旁側,并且脫鹽箱內設有兩個橫板,兩個所述橫板將脫鹽箱的內部空間自上而下的分隔成第一容納腔、第二容納腔和第三容納腔,所述輸水組件設置在過濾箱和脫鹽箱之間,所述脫鹽組件設置在第一容納腔內,所述出水組件設置在第二容納腔和第三容納腔內。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石墨烯脫鹽裝置無法先對海水中的雜質進行過濾,海水中的雜質容易堵塞石墨烯中的孔洞,影響脫鹽效率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墨烯聚脫鹽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石墨烯脫鹽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淡水的供應正在日趨減少,隨著人口的增長,這一問題還將持續嚴峻。因此,有不少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幾乎是無限供應的海水,各種海水淡化技術也應運而生,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還都過于昂貴,無法大范圍、低成本推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網站2012年7月3日發布文章稱: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杰弗里·格羅斯曼和研究生大衛·科恩·達努奇通過精確控制多孔石墨烯的孔徑并向其中添加其他材料的方法,改變石墨烯小孔邊緣的性質,使其能夠排斥或吸引水分子。這樣這種特制的石墨烯就如同篩子一樣能快速地濾掉海水中的鹽,而只留下水分子。新工藝的關鍵是非常精確地控制石墨烯孔洞的大小。研究人員稱,最理想的大小是1納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太大了鹽便會和水分子一起通過篩子,起不到過濾的作用;如果太小水分子就無法通過這些小孔。計算機模擬結果顯示,這種石墨烯篩子的性能非常優秀,能夠快速地完成海水淡化過程。石墨烯的原材料廉價且易于獲取,這使該技術在成本上具備了天然優勢。
現有的石墨烯脫鹽裝置在對海水進行脫鹽過程中,無法先對海水中的雜質進行過濾,海水中的雜質容易堵塞石墨烯中的孔洞,影響脫鹽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石墨烯脫鹽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石墨烯脫鹽裝置無法先對海水中的雜質進行過濾,海水中的雜質容易堵塞石墨烯中的孔洞,影響脫鹽效率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石墨烯脫鹽裝置,包括過濾箱、進水組件、雜質刮除組件、脫鹽箱、輸水組件、脫鹽組件和出水組件,所述過濾箱內設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設有過濾網,所述進水組件和所述雜質刮除組件均設置在所述過濾箱的頂端,并且所述雜質刮除組件的底端與所述過濾網的頂端抵觸,所述脫鹽箱設置在所述過濾箱的旁側,并且所述脫鹽箱內設有兩個橫板,兩個所述橫板將所述脫鹽箱的內部空間自上而下的分隔成第一容納腔、第二容納腔和第三容納腔,所述輸水組件設置在所述過濾箱和所述脫鹽箱之間,并且所述輸水組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過濾箱和所述脫鹽箱相連通,所述脫鹽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一容納腔內,所述出水組件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和所述第三容納腔內。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組件包括進水管、橫管、兩個固定板和若干個噴水管,兩個所述固定板呈對稱設置在所述過濾箱的頂端,所述橫管安裝在兩個所述固定板上,所述進水管與所述橫管的頂端相連通,若干個所述噴水管呈等間距設置在所述橫管的底端,并且若干個所述噴水管均與所述橫管相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小云,未經張小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751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