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自循環液冷結構的高效散熱飛行器電機座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59092.4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2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成利波;謝安桓;張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之江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B64D33/08 | 分類號: | B64D33/08;B64D27/24;H02K5/00;H02K5/18;H02K5/20;H02K9/19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啟旺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循環 結構 高效 散熱 飛行器 機座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循環液冷結構的高效散熱飛行器電機座,包括散熱鰭片、電機座、流道、水泵、電機、電調和螺旋槳。所述流道設置于電機座內側,所述流道為自封閉式結構;所述電機固定于電機座上,螺旋槳設置于電機上方;所述散熱鰭片固定于電機座的兩個外側面,所述水泵、電調固定于電機座內部,所述水泵與流道連接,所述電機、散熱鰭片、電調均與流道接觸;所述電調與電機連接。本發明的飛行器電機座可以顯著提高飛行器電機和電調的散熱效率,降低電機和電調電路的內部溫度,增加飛行器動力冗余,提高飛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行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具有自循環液冷結構的高效散熱飛行器電機座。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無人飛行器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無人飛行器,尤其是多旋翼飛行器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從消費級到工業級,從航拍到物流運輸等等。受制于當前總體的技術發展水平,特別是鋰電池技術的制約下,飛行器的推重比始終難以提高,導致動力系統長期處于較高的負荷狀態,電機和電調的工作溫度也隨之上升。而高溫條件往往不利于飛行器動力系統工作,甚至可能導致其中的部分電子元器件損壞,從而帶來安全隱患。
目前市場上成熟的飛行器產品,其電機和電調的散熱方式主要是通過空氣對流來實現,但是出于防水、防塵等因素的考慮,部分位置無法得到很強的空氣對流,如電調內部的電容和MOS管等,而這些位置通常是產生熱量最多的地方。因此,設計一種高效的散熱方案,有針對性地提高飛行器動力系統重點部位散熱能力,對于飛行器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高飛行器運行的安全性,同時也提高了飛行器的動力裕度,提升動力性能。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具有自循環液冷結構的高效散熱飛行器電機座,利用冷卻液的循環流動將電機和電調產生的熱量迅速帶到電機座外表面,通過散熱鰭片散失到空氣中,大大提高了電機和電調的散熱效率,降低核心部位的溫度。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具有自循環液冷結構的高效散熱飛行器電機座,包括散熱鰭片、電機座、流道、水泵、電機、電調和螺旋槳。所述流道設置于電機座內側,所述流道為自封閉式結構;所述電機固定于電機座上,螺旋槳設置于電機上方;所述散熱鰭片固定于電機座的兩個外側面,所述水泵、電調固定于電機座內部,所述水泵與流道連接,所述電機、散熱鰭片、電調均與流道接觸;所述電調與電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鰭片位于螺旋槳旋轉面的下方,其排列方向與螺旋槳的氣流流向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散熱鰭片為銅或鋁材料。
進一步地,設置于固定電機座兩個側面上的流道呈蛇形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飛行器電機座與飛行器的機臂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調的輸入端與飛行器連接,電調的輸出端與電機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流道中使用冷卻液將飛行器動力系統主要產熱部位的熱量高效地傳遞到電機座表面,利用散熱鰭片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再利用螺旋槳產生的氣流增強電機座表面的空氣對流,最終實現了飛行器電機和電調的高效散熱,降低動力系統溫度,提高飛行器動力裕度和穩定性、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高效散熱的飛行器電機座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高效散熱的飛行器電機座的示意圖。
其中,1-散熱鰭片,2-電機座,3-流道,4-水泵,5-電機,6-電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之江實驗室,未經之江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5909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