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55287.1 | 申請日: | 2019-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60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晨浩;黃永峰;陳杰;沈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25/00 | 分類號: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濤 |
| 地址: | 20013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送 裝置 誤差 進行 測量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其結構包括磁艏向傳感器、模擬磁場旋轉裝置、光電感應裝置、ARM控制板、顯示面板;磁艏向傳感器設置于模擬磁場旋轉裝置上方,光電感應裝置與ARM控制板通信連接,磁艏向傳感器與ARM控制板通信連接,ARM控制板與顯示面板通信連接。通過模擬旋轉的磁場,保證設備處于靜態狀態,利用銅針掃過光電傳感器觸發ARM控制板工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動態狀態讀取數據困難的問題,增加隨動誤差測量數據的精準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隨動誤差測量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對隨動誤差的測量,均為磁場不動,使被測設備在磁場中旋轉,在設備轉動過程中記錄數據,因在動態的狀態,往往會產生撲捉精確數據困難,不管是肉眼還是高速相機拍照等方法,都會有延遲,造成測量不準確的結果。因此,此項隨動誤差測量的試驗都極為不易完成,給相關設備認證,試驗造成很大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精準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本發明的技術目標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其結構包括磁艏向傳感器、模擬磁場旋轉裝置、光電感應裝置、ARM控制板、顯示面板;磁艏向傳感器設置于模擬磁場旋轉裝置上方,光電感應裝置與ARM控制板通信連接,磁艏向傳感器與ARM控制板通信連接,ARM控制板與顯示面板通信連接。
進一步地,模擬磁場旋轉裝置包括支撐架、動力輸出裝置、刻度盤、磁棒、銅針,動力輸出裝置帶動刻度盤、磁棒以及銅針做圓周運動,光電感應裝置設置在模擬磁場旋轉裝置上。
進一步地,動力輸出裝置置于支撐架下端,動力輸出裝置上端連接固定在刻度盤下端圓心位置,磁棒設置在刻度盤上,磁棒的兩端關于刻度盤的圓心對稱;銅針安裝在刻度盤下端邊緣。
進一步地,光電感應裝置為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安裝固定在支撐架上,光電傳感器置于銅針做圓周運動的軌道下方。
進一步地,光電傳感器的數量為2個,兩個光電傳感器置于刻度盤底部關于刻度盤的一條直徑對稱,考慮到磁場分布并非決定均勻,因此光電傳感器優選2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模擬旋轉磁場,保證設備處于靜態狀態,利用銅針掃過光電傳感器觸發ARM控制板工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動態狀態讀取數據困難的問題,增加隨動誤差測量數據的精準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的模擬磁場旋轉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數據采集流程圖。
圖中,1、磁艏向裝置傳感器;2、刻度盤;3、銅針;4、動力輸出裝置;5、光電傳感器;6、磁棒;7、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描述:
一種對磁艏向發送裝置的隨動誤差進行測量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磁艏向傳感器、模擬磁場旋轉裝置、光電感應裝置、ARM控制板、顯示面板,磁艏向傳感器安裝在模擬磁場旋轉裝置的上方,光電感應裝置和磁艏向傳感器均通過串口將數據傳送至ARM控制板,ARM控制板將來自光電感應裝置的數據和來自磁艏向傳感器的數據傳送至顯示面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552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