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置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46279.0 | 申請日: | 2019-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97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3 |
| 發明(設計)人: | 武永;曾慶生;司晴晴;吉敏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P5/12 | 分類號: | H01P5/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蘇興建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置 負載 波導 三路功分器 | ||
一種內置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包括波導腔體和蓋板,蓋板蓋在腔體上構成三路波導,分別是主路波導和第一和二波導分支;對于主路波導:主路波導成柱形,該柱形的軸線是直線l1;主路波導的波導入口和主路波導出口位于柱形的首尾兩端;對于第一波導分支:第一波導分支位于主路波導的左側;第一波導分支出口連接于第一波導分支的主體尾端;第一波導分支自前到后依次:第一波導腔、第一負載支路的臺階式阻抗變換、第一負載支路的耦合口、第一主路耦合窗、第一分支路耦合窗和第一分支路臺階式阻抗變換器;第一波導腔的頂端連接有第一內置負載;第一主路耦合窗與主路波導的中間位置是連通的;第二波導分支與第一波導分支關于直線l1成鏡像對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波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
背景技術
隨著微波系統和設備的不斷發展,對通信方式的便捷性和高速度的需求越來越高,微波衛星通信技術是解決這個需求的一種通信形式。在微波通信中,系統或設備內的結構和工作方式越來越復雜,系統或設備內的信道數可能會跟實際需要而定,通常情況下信道數是2N路,其中N是自然數。當遇到不符合2N信道數要求的情況下,這時就可能用到奇數的信道數,例如三路、五路等等。本發明的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就可以滿足三路信道的功率分配或合成的要求。但往往奇數的波導功分器開發難度大,裝配結構復雜。傳統的微波波導三路功分器在結構、指標、性能、結構等方面都有諸多不足。這就需要有全新的符合設備高要求的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來彌補上述缺陷,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就在這樣的要求下應運而生。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具有結構簡單,加工復雜度低、裝配誤差對技術指標影響小等突出優點,同時由于結構簡單,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器件的可靠性,在微波設備和系統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內置羰基鐵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屬于微波波導器件領域。主要解決了波導三路功分器設計困難、結構復雜等技術難題。具體如下:
一種內置負載的波導三路功分器,包括波導腔體和蓋板。蓋板蓋在腔體上構成三路波導,分別是主路波導和第一波導分支和第二波導分支;
對于主路波導:
主路波導成柱形,該柱形的軸線是直線l1;主路波導的波導入口和主路波導出口位于柱形的首尾兩端;
對于第一波導分支:
第一波導分支位于主路波導的右側;第一波導分支的主體是柱形,該柱形的軸線是弧線;第一波導分支出口通過第一分離波導支路輸出方向的直角轉換連接于第一波導分支的主體尾端;
第一波導分支的前部和后部關于直線l2對稱;直線l2與直線l1相互垂直;
第一波導分支自前到后依次:第一波導腔、第一負載支路的臺階式阻抗變換、第一負載支路的耦合口、第一主路耦合窗、第一分支路耦合窗和第一分支路臺階式阻抗變換器;
第一波導腔頂端連接有第一內置負載;
所述第一主路耦合窗的中線為直線l2;
第一主路耦合窗與主路波導的中間位置是連通的;
對于第二波導分支:
第二波導分支與第一波導分支關于直線l1成鏡像對稱;第二波導分支的第二主路耦合窗與主路波導的中間位置是連通的;
第一波導分支出口的中線和第二波導分支的第二波導分支出口的中線位于同一直線l3上,直線l3與直線l1相互垂直;
主路波導的波導入口作為三個波導分支的公共波導輸入口。
進一步,所述蓋板上有螺絲孔,波導腔體上有螺紋孔,波導蓋板和腔體通過二者上的螺絲孔、螺紋孔以及螺絲定位緊固;波導腔體和蓋板上有對應的定位銷釘及銷釘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462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干式變壓器繞包的絕緣膜
- 下一篇:實地凹版方形網穴結構的油墨用量預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