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LoRa節點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41985.6 | 申請日: | 2019-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67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沛昌;王文魁;黃磊;王派虎;譚鴻剛;羅泉;許家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V20/10 | 分類號: | G06V20/10;G06N2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lora 節點 昆蟲 密度 識別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LoRa節點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所述系統由LoRa網關、昆蟲誘捕器及設在昆蟲誘捕器上的LoRa節點構成;所述LoRa節點上設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用于拍攝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所述攝像頭拍攝的圖片為RGB圖片;所述LoRa節點將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轉換為二值型圖片,并根據二值型圖片上昆蟲所占的像素點的比例,計算出昆蟲的密度大?。凰鯨oRa節點將計算出的昆蟲的密度大小發送至LoRa網關,以對LoRa節點進行遠程監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LoRa節點對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進行計算處理,得到昆蟲的密度大小,使得LoRa節點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不需要用到額外的服務器,能夠有效降低系統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昆蟲密度識別系統,尤其是指一種基于LoRa節點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聯網系統中,一般將機器學習算法集中部署在中央服務器中,通過節點網關采集數據,最后將得到的數據在中央服務器進行集中處理。
針對傳統的機器學習物聯網系統框架,中央服務器的計算資源十分寶貴,同時存在著計算資源匱乏的現狀,節點網關設備的計算資源冗余的情況,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提出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低復雜度的基于LoRa節點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LoRa節點的昆蟲密度識別系統,所述系統由LoRa網關、昆蟲誘捕器及設在昆蟲誘捕器上的LoRa節點構成;
所述LoRa節點上設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用于拍攝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所述攝像頭拍攝的圖片為RGB圖片;
所述LoRa節點將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轉換為二值型圖片,并根據二值型圖片上昆蟲所占的像素點的比例,計算出昆蟲的密度大??;
所述LoRa節點將計算出的昆蟲的密度大小發送至LoRa網關,以對LoRa節點進行遠程監控。
進一步的,所述LoRa節點將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轉換為二值型圖片,并根據二值型圖片上昆蟲所占的像素點的比例,計算出昆蟲的密度大小包括,
將RGB圖片根據灰度轉換公式,轉換為灰度圖片;
計算出灰度圖片的像素點的灰度平均值;
將灰度值大于或等于灰度平均值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為256,將灰度值小于灰度平均值的像素點的灰度值設為0;
計算灰度值為256的像素點占所有像素點的比例,得到昆蟲的密度大小。
進一步的,所述灰度轉換公式為:Gray=R*0.299+G*0.587+B*0.114;其中,Gray為灰度值,R為紅色亮度值,G為綠色亮度值,B為藍色亮度值。
進一步的,所述LoRa節點由STM32主控芯片、外圍電路以及一個LoRa射頻模塊組成,通過串口與所述攝像頭連接;所述STM32主控芯片可控制攝像頭拍照,進而獲得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以及控制LoRa射頻模塊進行發送接收信息,與LoRa網關進行通信。
進一步的,所述攝像頭設在昆蟲誘捕器的頂部,攝像頭的鏡頭朝下,以使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在攝像頭的拍攝范圍內。
進一步的,所述昆蟲誘捕器的底面為白色背景的底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系統由LoRa網關、昆蟲誘捕器及設在昆蟲誘捕器上的LoRa節點構成;通過LoRa節點上設的攝像頭采集到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利用LoRa節點對昆蟲誘捕器的底面圖片進行計算處理,得到昆蟲的密度大小,使得LoRa節點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不需要用到額外的服務器,能夠有效降低系統的成本,將計算得到的昆蟲的密度大小發送至LoRa網關,實現對LoRa節點的遠程監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419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