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41374.1 | 申請日: | 2019-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081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吉和;周安正;溫玉彰 | 申請(專利權)人: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9 | 分類號: | G02F1/1339;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35;G02F1/1675;G02F1/16756;G02F1/1676;G02F1/1679;G02B2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師事務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揮;郭海彬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 ||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層、像素陣列結構以及第一間隙物。像素陣列結構包括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一信號線。像素陣列結構具有第一平臺區、第一顯示區與第一支撐區。第一平臺區位于第一信號線上。第一支撐區位于第一平臺區及第一顯示區之間。第一平臺區的第一平臺頂面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一距離。第一支撐區的支撐頂面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二距離。第一顯示區的顯示頂面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三距離。第三距離不大于第二距離,第二距離不大于第一距離,且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的差由0微米至0.3微米。第一間隙物的端面接觸第一平臺頂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顯示面板是一種將顯示介質夾于兩基板之間而構成的平板狀顯示裝置。夾于兩基板之間的顯示介質可能包括液晶、電泳材料、電濕潤材料、有機發光材料等。在顯示面板中,兩基板之間的間隔距離被要求維持穩定,以確保顯示品質或是產品信賴性。因此,顯示面板可包括間隙物之類的構件夾設于兩基板之間,以維持兩基板之間的間隔距離。間隙物通常是制作于其中一個基板上,并且在兩個基板彼此組立之后抵頂于另一個基板。因此,間隙物在顯示面板組立過程或是被使用的過程中并非固定不動的,而是可能滑移的。顯示面板內部的構件受到間隙物的滑移而損壞的情況下,即有可能對顯示品質造成不良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可減少因間隙物導致的顯示品質不良現象。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可具有理想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顯示介質層、像素陣列結構以及第一間隙物。顯示介質層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像素陣列結構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像素陣列結構包括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位于第一基板與第二金屬層之間,且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一信號線。像素陣列結構具有第一平臺區、第一顯示區與第一支撐區。第一平臺區位于第一信號線上。第一支撐區位于第一平臺區及第一顯示區之間。第一平臺區的第一平臺頂面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一距離。第一支撐區的支撐頂面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二距離。第一顯示區與第一基板相隔第三距離。第三距離不大于第二距離,第二距離不大于第一距離,且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的差由0微米至0.3微米。第一間隙物配置于第二基板上,朝第一基板凸伸,且第一間隙物的端面接觸第一平臺頂面。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顯示介質層、像素陣列結構以及第一間隙物。顯示介質層配置于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像素陣列結構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像素陣列結構包括第一金屬層與第二金屬層。第一金屬層位于第一基板與第二金屬層之間。第一金屬層包括第一信號線與第一支撐圖案。第二金屬層包括第二支撐圖案,且第二支撐圖案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面積重疊第一支撐圖案在第一基板的第一支撐面積而定義第一支撐區。第一間隙物配置于第二基板上,且朝第一基板凸伸。第一間隙物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積重疊第一信號線在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積,且第一支撐圖案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面積位于第一間隙物在第一基板的正投影面積周邊。
基于上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中,像素陣列結構由多個膜層堆疊而成,且像素陣列結構具有平臺區、支撐區與顯示區,其中支撐區、平臺區與顯示區具有個別的堆疊結構使得像素陣列結構在支撐區的頂面的高度大致介于像素陣列結構在平臺區的頂面與在顯示區的頂面之間。本發明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將間隙物設置于平臺區,且將支撐區設置于于平臺區周邊。如此一來,間隙物滑移后不容易直接接觸到像素陣列結構在顯示區的頂面,有助于避免顯示區的構件受到損壞而確保顯示面板的顯示品質及良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像素陣列結構的上視示意圖。
圖2B為圖2A沿剖線I-I’的剖面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413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