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疊片電芯的制作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38052.1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117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范佳臻;吳月;田秀君;李敏;陳淑青;唐元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5 | 分類號: | H01M10/05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師事務所 11654 | 代理人: | 劉榮娟 |
| 地址: | 4216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疊片電芯 制作方法 系統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疊片電芯的制作方法和系統,所述疊片電芯的制作方法包括:通過極片制作機構模切第一極片卷料,以制作第一極片;通過極片組制作機構模切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以制作第二極片組,所述第二極片組為隔膜/第二極片/隔膜三層結構;通過傳送機構交替傳送所述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組;通過疊片機構將所述傳送機構傳送的若干所述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組摞疊成疊片電芯,其中,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之間具有隔膜。本申請具有流水線形式操作性,易于全自動化生產,且簡化了疊片工藝,極大提高了電芯生產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鋰離子電池制造領域,特別涉及疊片電芯的制作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流水線的發明對于制造業是一次技術變革。流水線的出現,為手工制造業實現了半自動化,是降低手工制造業人工成本的一大功臣。而機械化程度高的制造過程中,流水線的速度完全由機械自動化掌控,無需人工操作,全自動化的流水線可以說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鋰電池正在往安全性以及標準化的方向發展,設備的高精度、高效率、系列化以及高自動化生產線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大方向。全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鋰電池生產設備將在保證鋰電池生產工藝的基礎上,使生產出的鋰電池具有較好的一致性,高可靠的安全性能和直通良率,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鋰電池的生產工藝比較復雜,它包括勻漿、涂布、碾壓、分切、模切、烘焙、卷繞/疊片、裝配、焊接、注液、化成、分容、PACK組裝等等,由于生產工序多、不同工序原材料狀態差異較大,單工序與工序間連接較為困難,這些都是鋰電池全自動化生產的重要阻礙。另外疊片工序本身的設備制造工藝、疊片設計層數較多等原因,疊片也是制約電芯產能的主要工序。
發明內容
本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化的疊片工藝以提升疊片電芯的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疊片電芯的制作方法,包括:通過極片制作機構模切第一極片卷料,以制作第一極片;通過極片組制作機構模切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以制作第二極片組,所述第二極片組為隔膜/第二極片/隔膜三層結構;通過傳送機構交替傳送所述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組;通過疊片機構將所述傳送機構傳送的若干所述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組摞疊成疊片電芯,其中,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之間具有隔膜。
可選的,所述通過極片制作機構模切第一極片卷料,以制作第一極片包括:通過第一放卷機構放置第一極片卷料,形成第一極片單層料;通過第一模切機構模切所述第一極片單層料,形成單片的第一極片。所述通過極片組制作機構模切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以制作第二極片組包括:通過第二放卷機構放置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形成隔膜、第二極片、隔膜順序層疊料;通過第二模切機構模切所述隔膜、第二極片、隔膜順序層疊料,形成隔膜/第二極片/隔膜三層結構。
可選的,所述通過極片制作機構模切第一極片卷料,以制作第一極片還包括:通過第一收卷機構將模切后剩余的第一極片單層料回收至第一廢料回收機構。所述通過極片組制作機構模切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以制作第二極片組還包括:通過第二收卷機構將模切后剩余的隔膜、第二極片、隔膜順序層疊料回收至第二廢料回收機構。
可選的,所述通過極片組制作機構模切第二極片卷料和隔膜卷料,以制作第二極片組還包括:通過熱壓機構對所述隔膜、第二極片、隔膜順序層疊料進行熱壓。
可選的,所述熱壓機構采用連續多輥進行輥動熱壓,熱壓壓力為0.1MPa~0.4MPa,熱壓溫度為60℃~100℃,保壓時間為2s~6s。
可選的,所述隔膜為單面涂膠隔膜或雙面涂膠隔膜,涂膠隔膜的厚度為5μm~20μm,涂膠隔膜的涂膠層厚度為1μm~5μm。
可選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極片為正極片,所述第二極片為負極片。
可選的,所述第一極片卷料的模切極耳方向一側的料區邊緣涂有絕緣膠,所述絕緣膠的寬度為2mm~6mm,厚度為2μm~1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380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切削廢液直接固化處理的方法
- 下一篇:可不使用粘合劑的龍伯透鏡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