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合金新材料加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232357.1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359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偉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莆田市睿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79/00 | 分類號: | B23D79/00;B23B31/00;B23Q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金 新材料 加工 設備 | ||
1.一種合金新材料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工作臺(1)、控制箱(2)、放置臺(3)、固定架(4)、切削具(5)、控制臺(6)、切削刀(7),所述控制箱(2)安裝在工作臺(1)的內部,所述控制臺(6)固定在工作臺(1)的上端位置,所述固定架(4)與工作臺(1)固定連接,所述放置臺(3)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架(4),所述切削具(5)固定在固定架(4)的下端位置,所述切削刀(7)嵌套固定在切削具(5)上,所述切削具(5)組成有主安裝軸(51)、軸承座(52)、副安裝軸(53),所述副安裝軸(53)通過軸承座(52)與主安裝軸(51)相連接;
所述副安裝軸(53)設有小孔(31)、安裝螺紋孔(32)、內隔板(33)、導油件(34),所述小孔(31)位于副安裝軸(53)的外壁,所述安裝螺紋孔(32)設置于副安裝軸(53)的底部位置,所述內隔板(33)與導油件(34)固定在副安裝軸(53)的內部位置,所述內隔板(33)位于導油件(34)左右兩側進行固定,所述導油件(34)與小孔(31)位置相對應,所述切削刀(7)與安裝螺紋孔(32)進行螺紋連接;
所述導油件(34)由Y型空桿(34a)與導油口(34b)組成,所述導油口(34b)位于Y型空桿(34a)分口兩端,所述內隔板(33)將導油口(34b)固定卡合,所述導油口(34b)與小孔(31)位置相對應;
所述切削刀(7)包括堵塞件(71)、刀體(72)、連接軸(73)、壓軸(74)、密封塊(75)、出油孔(76),所述堵塞件(71)通過連接軸(73)與壓軸(74)相連接,所述密封塊(75)位于壓軸(74)的末端位置,所述堵塞件(71)與連接軸(73)位于刀體(72)的內部,并與刀體(72)的內壁之間存有縫隙,所述出油孔(76)通過密封塊(75)密封,所述刀體(72)靠近于堵塞件(71)的一端設有配合安裝螺紋孔(32)的紋理;
所述堵塞件(71)封閉于Y型空桿(34a)的一端為V形狀;
所述壓軸(74)為彈簧軸設計,利用彈簧的復位原理能夠有效實現密封塊(75)的活動開合;切削油通過副安裝軸(53)處設有的小孔(31)以及導油件(34)引流至切削刀(7)內部,堵塞件(71)在無油液時呈閉合狀態,當有油液從Y型空桿(34a)進入時,堵塞件(71)被打開,從而兩側被封閉的出油縫隙被打開,堵塞件(71)推動連接軸(73)以及壓軸(74)所連接的密封塊(75),將出油孔(76)打開,使切削油從出油孔(76)排出,因出油孔(76)設在切削刀(7)靠近尖端的位置處,使尖端處油液供應充足不會產生機械磨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合金新材料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76)設有兩個以上且分別均勻設置在切削刀(7)尖端處的周圍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合金新材料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31)設有兩個以上,且呈圓周均勻環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合金新材料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體(72)末端呈錐形尖端狀且在錐形狀處設有兩個所述出油孔(7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莆田市睿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莆田市睿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3235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切換插頭
- 下一篇:一種PE薄膜加工用吹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