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31490.5 | 申請日: | 2019-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8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毛彥偉;章劍光;沈鑒;吳佩瑩;陳佳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大明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入 大規模 電站 電網 確定 動態 無功 補償 設備 配置 區域 方法 | ||
1.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期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待研究電網的系統仿真模型;其中,所述系統仿真模型包括:M個待配置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候選站點和N個故障;對所述候選站點進行靜態穩定仿真計算,得到所述候選站點在靜態穩定維度下的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對所述候選站點進行暫態穩定仿真計算,得到所述候選站點在暫態穩定維度下的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根據所述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和所述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綜合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對所述綜合電壓薄弱程度指標進行高低排序,確定各個候選站點配置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先后順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候選站點進行靜態穩定仿真計算,得到所述候選站點在靜態穩定維度下的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具體包括:對任意一個候選站點進行無功擾動;根據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的無功功率的變化量以及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計算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的電壓無功靈敏度因子;根據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前系統交換的有功功率、系統交換的無功功率、母線的電壓值以及所述電壓無功靈敏度因子,計算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的系統支撐強度指標;根據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的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計算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的影響因子;根據所述系統支撐強度指標和所述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的影響因子,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的無功功率的變化量以及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計算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的電壓無功靈敏度因子,具體包括:根據公式VperQi=ΔUi/ΔQi,計算第i個候選站點的電壓無功靈敏度因子;其中,ΔUi為第i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ΔQi為第i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無功功率的變化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前系統交換的有功功率、系統交換的無功功率、母線的電壓值以及所述電壓無功靈敏度因子,計算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的系統支撐強度指標,具體包括:根據公式計算第i個候選站點的系統支撐強度指標;其中,PN為第i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前系統交換的有功功率;QN為第i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前系統交換的無功功率;UN為第i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前母線的電壓值。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的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計算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的影響因子,具體包括:根據公式MIIFji=ΔUj/ΔUi,計算第i個候選站點對第j個候選站點的影響因子;其中,ΔUj為第j個候選站點發生無功擾動后母線的電壓的變化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系統支撐強度指標和所述任意兩個相鄰候選站點的影響因子,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具體包括:根據公式計算第i個候選站點的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候選站點進行暫態穩定仿真計算,得到所述候選站點在暫態穩定維度下的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具體包括:對N個故障進行逐個暫態穩定掃描計算,并在所述N個故障被切除后,計算任意一個候選站點的母線電壓小于第一電壓閾值時的持續時間;根據公式對所述持續時間進行歸一化處理;其中,Tji為j個故障被切除后,第i個候選站點的母線電壓小于第一電壓閾值時的持續時間;Tth為判斷系統處于暫態電壓失穩所需的臨界時間;λ≥1;根據公式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其中,BRZWi為第i個候選站點的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N為故障的總數。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入大規模光伏電站后電網確定動態無功補償設備的配置區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和所述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綜合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具體包括:根據公式BRZHi=c1×BRJWi+c2×BRZWi,計算所述候選站點的的綜合電壓薄弱程度指標;其中,BRZHi為第i個候選站點的綜合電壓薄弱程度指標;c1為所述第一電壓薄弱程度指標的權重系數,c2為所述第二電壓薄弱程度指標的權重系數,c1+c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大明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紹興大明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3149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