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及其折彎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29363.1 | 申請日: | 2019-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143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單縣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11/00 | 分類號: | B21D11/00;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專贏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剛 |
| 地址: | 27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折彎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板材彎折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外側邊包括相互垂直的側邊Ⅰ和側邊Ⅱ,側邊Ⅰ有兩條且相互平行,側邊Ⅱ有兩條且相互平行;所述側邊Ⅰ包括內邊Ⅰ和外邊Ⅰ,外邊Ⅰ設置于內邊Ⅰ的外側;所述側邊Ⅱ包括內邊Ⅱ和外邊Ⅱ,外邊Ⅱ設置于內邊Ⅱ的外側;所述內邊Ⅱ的左右兩側對稱連接有兩個凸起,所述內邊Ⅰ的左右兩側對稱開設有與凸起相適應的豁口,側邊Ⅰ和側邊Ⅱ完成折疊后,凸起卡入豁口中。本發明通過對側邊Ⅰ和側邊Ⅱ進行兩側彎折,從而在板材的四周形成光滑的邊角設計,避免出現邊角處對縫形成的鋒銳的接口,同時三角形的設計大大增加了產品的美觀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板材彎折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及其折彎方法。
背景技術
邊角在制作電熱板、凈化隔墻板、地熱模塊等產品時,需要將加工的金屬板進行兩次折彎設計,傳統的折彎設計是在四個邊角處對縫設計,但是折彎后在邊角處對縫設計后,往往造成邊角處較為銳利,這樣使得后面產品在使用中容易產生劃傷,同時也影響美觀。
因此,針對以上現狀,迫切需要開發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及其折彎方法,以克服當前實際應用中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及其折彎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折彎結構,包括板材;所述板材的外側邊包括相互垂直的側邊Ⅰ和側邊Ⅱ,側邊Ⅰ有兩條且相互平行,側邊Ⅱ有兩條且相互平行;
所述側邊Ⅰ包括內邊Ⅰ和外邊Ⅰ,外邊Ⅰ設置于內邊Ⅰ的外側,且內邊Ⅰ與板材的連接處以及內邊Ⅰ與外邊Ⅰ的連接處均設有折痕;
所述側邊Ⅱ包括內邊Ⅱ和外邊Ⅱ,外邊Ⅱ設置于內邊Ⅱ的外側,且內邊Ⅱ與板材的連接處以及內邊Ⅱ與外邊Ⅱ的連接處均設有折痕;
所述內邊Ⅱ的左右兩側對稱連接有兩個凸起,凸起與內邊Ⅱ之間設有折痕,所述內邊Ⅰ的左右兩側對稱開設有與凸起相適應的豁口,側邊Ⅰ和側邊Ⅱ完成折疊后,凸起卡入豁口中形成鉚合結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邊Ⅰ與外邊Ⅱ的側邊為相適應的斜邊結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側邊Ⅰ和側邊Ⅱ均由沖裁形成。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為三角形結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內邊Ⅰ、外邊Ⅰ、內邊Ⅱ和外邊Ⅱ的寬度相同,均為15mm,所述凸起的長度和豁口的深度相同,均為15mm。
一種新型折彎結構的折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依次對兩條側邊Ⅰ進行彎折:先將外邊Ⅰ沿折痕向內翻折九十度,然后將內邊Ⅰ沿折痕向內翻折九十度,形成“C”型結構;
S2、依次對兩條側邊Ⅱ進行彎折:先將外邊Ⅱ沿折痕向內翻折九十度,然后將內邊Ⅱ沿折痕向內翻折九十度,形成“C”型結構:
S3、彎折后,側邊Ⅰ和側邊Ⅱ形成對縫結構,凸起和豁口形成鉚合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對側邊Ⅰ和側邊Ⅱ進行兩側彎折,從而在板材的四周形成光滑的邊角設計,避免出現邊角處對縫形成的鋒銳的接口,同時三角形的設計大大增加了產品的美觀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折彎結構中折疊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新型折彎結構中折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新型折彎結構中折疊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單縣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單縣多米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293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