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揚聲器單元的支撐結構和揚聲器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911215175.3 | 申請日: | 2019-12-02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961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發明(設計)人: | 張昊;任佳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井利電子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R1/02 | 分類號: | H04R1/02;H04R1/28;H04R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吳朝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馬鞍山市含***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揚聲器 單元 支撐 結構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揚聲器單元的支撐結構和揚聲器系統,包括揚聲器安裝單元和揚聲器單元,揚聲器單元固定安裝在揚聲器安裝單元中,根據不同類型的揚聲器安裝單元,可選擇使用不同的揚聲器單元固定方式,揚聲器安裝單元中設置多個揚聲器單元,各個揚聲器單元的揚聲器獨立設置,使用時共同啟動,提高各揚聲器單元的整體播放音量,減輕單個揚聲器的播放負擔,通過螺栓將揚聲器固定在支撐機構的內部,電動伸縮桿帶動夾持臂向內擠壓將揚聲器固定住,拆卸時將固定螺栓解除,轉動防磁套,使得推桿向上進給,實現揚聲器的頂出,拆卸更簡單,無需使用工具將揚聲器撬起,避免金屬質地的工具在裝拆過程中對揚聲器造成的損壞,實用性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揚聲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揚聲器單元的支撐結構和揚聲器系統。
背景技術
揚聲器是一種把電信號轉變為聲信號的換能器件,揚聲器的性能優劣對音質的影響很大,揚聲器在音響設備中是一個最薄弱的器件,而對于音響效果而言,它又是一個最重要的部件,揚聲器的種類繁多,而且價格相差很大,音頻電能通過電磁,壓電或靜電效應,使其紙盆或膜片振動并與周圍的空氣產生共振(共鳴)而發出聲音,現有的電子設備中通常采用規則型的安裝面板對稱設置兩個或等距設置多個揚聲器,但是電子設備外觀設計具有多樣化,傳統的揚聲器分布方式無法滿足現有的播放需求,為了滿足不同電子設備揚聲需求,采用增加單個揚聲器播放音量的方式,嚴重增加了單個揚聲器的工作負擔,降低揚聲器的使用壽命;安裝時為了保證揚聲器的位置穩定性,需要采用多個螺栓將揚聲器的表面固定在支撐結構上,但是揚聲器的底部得不到良好的固定,使用時的震感較強,影響音質,且組合式的揚聲器數量較多,裝拆過程繁瑣,實用性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揚聲器單元的支撐結構和揚聲器系統,通過根據不同類型的揚聲器安裝單元,選擇使用不同的揚聲器單元固定方式,適配性更高;通過在揚聲器安裝單元中設置多個揚聲器單元,各個揚聲器單元的揚聲器獨立設置,使用時共同啟動,提高各揚聲器單元的整體播放音量,有效減輕單個揚聲器的播放負擔,減輕因播放過程振動導致的揚聲面板振動,聲音無死角;通過開關控制電動伸縮桿的啟動狀態,電動伸縮桿伸出帶動夾持臂向內擠壓,將揚聲器固定住,實現揚聲器的安裝過程,保證揚聲器的位置穩定性,夾持臂設置為采用橡膠材料制成的條形結構,防止固定過程中夾持臂對揚聲器的外表面造成劃痕,保證揚聲器的表面完整性;拆卸時將固定螺栓解除,轉動防磁套,使得滑槽的位置發生變化,推桿向上進給,帶動揚聲器一起向上移動,實現揚聲器的頂出,拆卸更簡單,無需使用工具將揚聲器撬起,避免金屬質地的工具在裝拆過程中對揚聲器造成的損壞,實用性更佳,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的揚聲器分布方式無法滿足現有的播放需求,為了滿足不同電子設備揚聲需求,采用增加單個揚聲器播放音量的方式,嚴重增加了單個揚聲器的工作負擔,降低揚聲器的使用壽命;安裝時為了保證揚聲器的位置穩定性,需要采用多個螺栓將揚聲器的表面固定在支撐結構上,但是揚聲器的底部得不到良好的固定,使用時的震感較強,影響音質,且組合式的揚聲器數量較多,裝拆過程繁瑣,實用性不佳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揚聲器單元的支撐結構,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上對接盤組件、夾持盤組件和底盤組件,上對接盤組件、夾持盤組件和底盤組件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所述上對接盤組件包括上對接面板、壓邊對接環、減負半月槽,減負半月槽設置四個,四個減負半月槽分別設置在上對接面板的四角折彎處,上對接面板的中心處設置有壓邊對接環,壓邊對接環與揚聲器的壓邊結構相接,揚聲器的其他組件向下伸入到夾持盤組件的內部;
所述夾持盤組件包括外套板、安裝板、開關、電動伸縮桿和夾持臂,外套板與安裝板固定連接,安裝板上等距設置多個開關,開關通過導線與電動伸縮桿的內置電機相接,電動伸縮桿采用ANT系列靜音桿結構,每個電動伸縮桿的安裝端均固定在安裝板的內壁上,每個電動伸縮桿的動力端均與夾持臂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井利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井利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1517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