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214145.0 | 申請日: | 2019-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694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切;龐松濤;商廣勇;王偉兵;馬巖堂;趙樹林;姜鑫;陶鑫;劉偉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愛城市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明 |
| 地址: | 250100 山東省濟南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農作物 溯源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統,屬于區塊鏈在農作物安全性的應用技術領域。本發明的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部署區塊鏈:基于區塊鏈框架部署上區塊鏈平臺,將農作物相關信息作為區塊鏈上不同的節點;S2、編寫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上編寫智能合約,將農作物相關信息寫入智能合約;S3、生成農作物二維碼:將區塊鏈中農作物的相關信息生成對應的二維碼,記錄農作物的溯源信息。該發明的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能夠有效的解決消費者對農作物的化學物質及其含量的顧慮,從而使消費者能清晰、直觀的了解農作物相關的信息以及檢測的信息,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區塊鏈在農作物安全性的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農作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可能會打農藥或者其他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然而,消費者對于農作物中是或否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是根據商家的一面之詞,沒有相關的方法或者是途徑去了解商家所說是否正確。特別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食品安全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主要問題。因此消費者對農作物的安全性以及有害物質的含量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會存在以下問題:
1)消費者不能清除直觀的看到農作物中化學物質的含量,只能聽信商家的一面之詞;
2)消費者對于農作物中化學物質含量不了解,商家沒有檢測幾首提供的具有權威性的檢測證明。
以上這些都會導致消費者在食用食品時擔心安全性問題,有待進一步的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的解決消費者對農作物的化學物質及其含量的顧慮,從而使消費者能清晰、直觀的了解農作物相關的信息以及檢測的信息的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任務是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區塊鏈的農作物溯源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部署區塊鏈:基于區塊鏈框架部署上區塊鏈平臺,將農作物相關信息作為區塊鏈上不同的節點;
S2、編寫智能合約:在區塊鏈上編寫智能合約,將農作物相關信息寫入智能合約;
S3、生成農作物二維碼:將區塊鏈中農作物的相關信息生成對應的二維碼,記錄農作物的溯源信息。
區塊鏈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儲技術,具有可信性、難以篡改、安全保密等特性。這些特性可以很好的解決檢測證書的真偽性的問題。
消費者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去查詢到該農作物的溯源信息,以及第三方權威機構提供的檢測背書,增加了可信度。由于智能合約只能通過升級的方式進行更改,各個節點需要同步部署。智能合約一旦部署,便只能通過程序執行,沒有人為因素干擾,加強了數據的可信度。
根據二維碼上傳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檢測證書,以此來防止對農作物溯源信息的修改。
作為優選,部署區塊鏈后,將農作物相關信息作為區塊鏈上不同的節點,農作物的相關信息包括農作物原料供應商、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監管部門。
作為優選,將農作物從原料加工過程及檢測環節都表示在節點上,并且每個節點產生的數據會同步到其他節點,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單個節點的數據篡改不會實際生效,同時也保證了每個節點的數據真實可信,能夠通過相關途徑追溯到相關的數據,從而保護數據的可信度以及準確性。
作為優選,農作物的原料信息、生產信息及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檢測背書使用區塊鏈加密上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愛城市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愛城市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2141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