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的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93921.3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82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船;賈海;曾小軍;潘登;賀秋云;張明友;謝勝;蔡佳成;陳華良;魏國安;陸峰;涂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6 | 分類號: | E21B33/126;E21B33/129;C08L15/00;C08K13/04;C08K3/04;C08K7/26;C08K3/34;C08K5/3415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安宇宏;譚昌馳 |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向 可回收 液壓 封隔器 一體化 井下 作業 工具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的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所述作業工具包括:測試閥、壓力計托筒、替液閥、封堵閥以及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其中,所述封隔器包括:中芯軸,第一剪切固定件,第二剪切固定件,第三剪切固定件,自上而下依次套設在中芯軸外壁上的液缸外筒、鎖緊芯軸和限位組件,依次套設在鎖緊芯軸外壁上的環形活塞、鎖環組件、膠筒、錐體和卡瓦。所述測試閥上端與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上游連接,測試閥下端與壓力計上端連接,壓力計下端與替液閥上端連接,替液閥下端與封堵閥上端連接,封堵閥下端與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連接。本發明同時具備試油測試和完井投產功能,能夠回收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井試油完井裝備技術領域,具體來講,涉及一種基于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的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數探井或評價井的試油、完井作業需要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是把帶測試封隔器、測試閥、電子壓力計等系列工具的測試管柱下到產層附近,然后進行放噴求產測試,測試結束進行壓井、起管柱和暫時封堵,該步驟主要以獲取地層資料為目的;若有產量,需要完井投產則轉入第二步,重新進行井筒準備(包括鉆塞、刮壁、通井等),然后下入帶完井封隔器、井下安全閥等系列工具的完井管柱進行投產。這種分兩步走的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現如下:
工序多,作業時間長,不能及時投產。試油測試一般包括通井、刮壁,下測試管柱,射孔、儲層改造,放噴排液,求產測試,壓井,起測試管柱等十多個步驟,而完井投產又包括二次井筒準備,下完井管柱,替液,坐封,放噴等近十個步驟,部分井甚至需要進行二次酸化以恢復產能,會耗費大量時間。
多次壓井會對油氣產層造成污染,嚴重的甚至造成永久性傷害,使油氣產層無法恢復應有的產能。同時,多次壓井易造成管柱卡埋等問題,加大工程難度,如果處理不慎甚至會造成井筒報廢,導致資源的極大浪費。試油測試管柱帶有封隔器、測試閥等測試工具,通道內空間受限,在壓井過程中堵漏材料等易在工具處堆積卡埋管柱,造成測試管柱起出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項。例如,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節省工序、縮短作業時間和實現快速投產的基于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的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的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所述一體化井下作業工具包括雙向卡瓦可回收式液壓封隔器,其中,所述封隔器包括:
中芯軸,第一剪切固定件,第二剪切固定件,第三剪切固定件,自上而下依次套設在中芯軸外壁上的液缸外筒、鎖緊芯軸和限位組件,以及自上而下依次套設在鎖緊芯軸外壁上的環形活塞、鎖環組件、膠筒、錐體和卡瓦,其中,
中芯軸上段的壁上設置有內傳壓孔,該內傳壓孔能夠將中芯軸的腔體與外界連通,中芯軸中段的壁相對于上段和下段的壁向里凹陷;
液缸外筒的下段與鎖緊芯軸之間形成了一個具有單向開口的第一腔體,該開口方向朝下,液缸外筒的上段內設置有傳壓通道,該傳壓通道的一個開口與內傳壓孔連通,另一個開口與第一腔體連通;
鎖緊芯軸與中芯軸的中段圍成了密閉的第二腔體,鎖緊芯軸的壁上還設置有貫通的第一旁通孔,第一旁通孔能夠將第二腔體與套管內部連通;
鎖緊芯軸和中芯軸通過第一剪切固定件連接;
限位組件包括限位外筒和限位鍵,其中,限位外筒與鎖緊芯軸之間形成了具有單向開口的第三腔體,該開口方向朝上,限位鍵位于第三腔體中并能夠限制限位外筒相對于鎖緊芯軸向下運動;
環形活塞設置在第一腔體中,且環形活塞能夠封閉第一腔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939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