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93601.8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6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薛杰;秦中環;李保永;劉玉平;劉偉;劉奇;徐柄桐;肖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10 | 分類號: | B21D3/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永芳 |
| 地址: | 10001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截面 異形 管材 凹坑校形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手動泵(1)、液壓軟管(2)、空心千斤頂(3)、旋轉頂桿(4)、以及隨型頂塊;其中,
手動泵(1)具有接頭,空心千斤頂(3)具有油閥(31)結構,手動泵(1)的接頭通過液壓軟管(2)與空心千斤頂(3)的油閥(31)連接;
空心千斤頂(3)凸出的活塞桿(32)側面上部開設螺紋孔(321);
旋轉頂桿(4)上開設通孔,通過穿過通孔的螺紋連接件與螺紋孔(321)的配合,固定在活塞桿(32)上;旋轉頂桿(4)為單根圓柱形桿,或者旋轉頂桿(4)為兩根分體式頂桿;
隨型頂塊為可拆卸隨型頂塊,其具有連接段(51)和功能段(52),連接段(51)為圓柱狀,用于與旋轉頂桿(4)末端連接固定,功能段(52)為根據異形管材內型面弧度形狀制作而成的相同弧度形狀的塊體;
該裝置還包括固定卡座,固定卡座包括底座(6)和至少兩個隨型卡環(7),底座(6)用于對異型管材提供支撐和固定位點,其包括兩平行的導軌(61);隨型卡環(7)為開口式結構或者兩個分體半環結構,形狀與異型管材設定位置處的橫截面相同,其套設在異型管材外周,兩端分別通過支撐柱(8)固定在導軌(61)上,進而實現對異型管材的固定;
對手動泵(1)的扳手進行施壓時,活塞桿(32)上升,帶動旋轉頂桿(4)及其末端的隨型頂塊運動,功能段(52)與凹坑接觸,逐漸將凹坑頂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頂桿(4)可以為單根圓柱形桿,旋轉頂桿(4)的末端外周加工螺紋,隨型頂塊的連接段(51)的柱體中心開設螺紋孔,隨型頂塊通過螺紋配合固定在旋轉頂桿(4)的兩端或任意一端;
或者,僅在隨型頂塊的連接段(51)的柱體中心開設與旋轉頂桿(4)的末端配合的不帶螺紋的槽體,旋轉頂桿(4)的末端伸入槽體中,將隨型頂塊套設在旋轉頂桿(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頂桿(4)為兩根分體式頂桿,旋轉頂桿(4)的一端為圓柱形,用于固定隨型頂塊,另一端為帶有通孔的扁平狀,用于固定在活塞桿(32)上,兩根分體式頂桿之間角度可調,對不同方位上的凹坑進行頂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旋轉頂桿(4)的與隨型頂塊連接的末端外周加工螺紋,隨型頂塊的連接段(51)的柱體中心開設螺紋孔,隨型頂塊通過螺紋配合固定在旋轉頂桿(4)的末端;
或者,僅在隨型頂塊的連接段(51)的柱體中心開設與旋轉頂桿(4)的末端配合的不帶螺紋的槽體,旋轉頂桿(4)的末端伸入槽體中,將隨型頂塊套設在旋轉頂桿(4)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隨型卡環(7)為開口式結構,具有一個開口,開口處兩端的隨型卡環結構具有可供螺栓和螺母將開口閉合固定的連接部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隨型卡環(7)為兩個分體半環結構,分體半環兩端具有可供螺栓和螺母將兩分體半環閉合固定的連接部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底座(6)還包括連接兩平行導軌(61)且與導軌(61)垂直相交的兩個平行副軌(62),副軌(62)固定兩個導軌(6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副軌(62)上帶有刻度,通過刻度記錄兩導軌(61)位置。
9.一種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方法,該方法通過上述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變截面異形管材凹坑校形裝置實施,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有凹坑的異形管材放在固定卡座的兩個隨型卡環(7)中,隨型卡環(7)在底座(6)的導軌(61)上滑動,進而移動到與異形管材相匹配的位置,將支撐柱(8)兩端分別與導軌(61)和隨型卡環(7)鎖定,隨型卡環(7)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再將隨型卡環(7)的開口閉合或者將兩分體半環閉合;
步驟2,根據異形管材凹坑位置處內型面弧度形狀,挑選相匹配的隨型頂塊,將兩個隨型頂塊安裝在旋轉頂桿(4)末端,然后穿過旋轉頂桿(4)上通孔的螺紋連接件將旋轉頂桿(4)固定在活塞桿(32)上;
步驟3,將安裝完成的空心千斤頂(3)頂放入異型管材中,隨型頂塊位置與凹坑位置對應,通過放置在異形管材外的手動泵(1)施壓,使空心千斤頂(3)的活塞桿(32)慢慢上行,隨型頂塊與凹坑接觸,逐漸將凹坑頂起,變為光滑型面;
步驟4,待某處凹坑校形完畢后,取出空心千斤頂(3),更換與另一處凹坑相匹配的隨型頂塊,然后將空心千斤頂(3)再放入異型管材中,重復步驟3;
步驟5,如此重復步驟3和步驟4,待凹坑校形完畢后,將異形管材從隨型卡環(7)中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北京航星機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9360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制氫裝置轉油線總管焊接工藝
- 下一篇:醫學成像系統的附接外圍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