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91760.4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195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若文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 | 分類號: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張翠紅 |
| 地址: | 266104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tws 藍牙 耳機 數據 保護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充電管理單元;藍牙主控單元,其與充電管理單元通訊連接;第一開關控制電路,其連接在充電管理單元的第二供電端和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之間;第二開關控制電路,其一信號端與第一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端相連;入盒檢測單元,其供電端與第一供電端相連,輸出端與藍牙主控單元的檢測端相連;延遲電路,其用于延遲入盒檢測單元輸出的信號;接收到入盒信號時保存耳機系統的相關數據,并斷開第二供電端與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的連接;接收到出盒信號時,接通第二供電端與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的連接并恢復耳機系統的相關數據。本發明在降低耳機入盒功耗的同時提高耳機系統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TWS藍牙耳機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真正無線立體聲(True Wireless Stereo,簡稱TWS)技術運用到藍牙耳機領域,就催生了TWS藍牙耳機。TWS藍牙耳機工作原理是手機與主機通過藍牙連接,主機與從機通過近磁場感應技術(Near Field Magnetic Induction,簡稱NFMI)或者TWS協議連接,在工作時,手機上的音樂信號通過藍牙傳輸至主機上,再由主機通過NFMI或TWS協議傳輸至從機,從而實現左右耳機接收信號。
現有技術中,TWS藍牙耳機因其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等特點,受到用戶的青睞。受限于TWS藍牙耳機的體積小,TWS藍牙耳機的續航能力一直是設計人員所關系的問題,TWS藍牙耳機需要配套的充電盒進行充電,在充電盒檢測到耳機入盒時且耳機電池電量不高時需要開啟充電模塊對耳機電池充電,因此,TWS藍牙耳機的入盒檢測及耳機功耗是設計的關鍵。
現有的TWS藍牙耳機入盒時一般不會關機,其采用降低功耗的方式包括控制主控芯片進入低功耗模式、休眠模式等,但是這種方式也無法有效控制耳機待機功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及方法,實現在TWS藍牙耳機入盒狀態下的藍牙主控單元的徹底斷電,降低功耗,且避免斷電和上電過程中對耳機系統相關數據的影響,實現耳機系統可靠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予以解決:
一種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電管理單元,其用于接收外部電源信號且第一供電端與所述TWS藍牙耳機的電池相連;藍牙主控單元,其與所述充電管理單元通訊連接;第一開關控制電路,其連接在所述充電管理單元的第二供電端和所述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之間;第二開關控制電路,其一信號端與所述第一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端相連;入盒檢測單元,其用于檢測所述TWS藍牙耳機是否入盒,所述入盒檢測單元的供電端與所述第一供電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藍牙主控單元的檢測端相連;延遲電路,其用于延遲所述入盒檢測單元輸出至所述第二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端的信號;其中在所述藍牙主控單元接收到所述入盒檢測單元反饋的入盒信號時,保存耳機系統的相關數據,并斷開所述第二供電端與所述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的連接,而在所述藍牙主控單元接收到所述入盒檢測單元反饋的出盒信號時,接通所述第二供電端與所述藍牙主控單元的供電端的連接,并恢復耳機系統的相關數據。
如上所述的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所述入盒檢測單元包括:至少一個霍爾傳感器,其設置在所述TWS藍牙耳機的耳機本體內;至少一個磁鐵,其對應設置在所述TWS藍牙耳機匹配的充電盒內;在所述TWS藍牙耳機入盒或出盒時,各霍爾傳感器感應到對應磁鐵的磁場強度變化,并輸出所述入盒信號或出盒信號。
如上所述的TWS藍牙耳機數據保護裝置,所述延遲電路為至少包括充電電容,其充電電容的正極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開關控制電路的控制端和所述入盒檢測單元的輸出端之間,負極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917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