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91750.0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74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譚林;黃明亮;楊征;姜載樂;陳昕;李文宙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天河國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601 | 分類號: | G06Q30/0601;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湘之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71 | 代理人: | 徐仰貴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ancor 協議 區塊 資源 兌換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獲取基于bancor協議的資源兌換模型;按照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將第一區塊鏈上的資源A兌換成第二區塊鏈上的資源B。通過本發明實施例,能夠滿足區塊鏈資源相互兌換的價格與供求之間的平衡關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區塊鏈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到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區塊鏈有著完善的底層架構,在其上面發布資源機制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兩個很突出的優勢:區塊鏈資源系統具有很好的流通速度。區塊鏈上的資源比傳統的中心化軟件資源快幾百幾千倍速度的流轉,而且由于密碼學的應用,這種流轉和交易極其可靠,糾紛和摩擦將成幾百幾千倍的降低。通過區塊鏈的技術,只要用戶接入了互聯網,都可以安全自由地使用區塊鏈資源,大大增加了資源的使用范圍。隨著用戶量的增加,資源的流通速度也會隨著增大,得到世界上更大范圍的人群的認可。
目前,只要是帶有數字屬性的資源,它們的兌換完全是通過場外交易或者中心化交易所進行。在交換過程中,資源價格的評估、交易數據的透明度、買賣雙方的供應量成為了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了資源之間的相互流通與價值交換。而在這些問題中,存在著兩個比較突出的點:一是資源相互兌換時的定價,當前大部分資源的價格均由交易所自行定價,沒有統一的標準;二是當市場上沒有賣單的時候,買方是無法購買資源的。比較典型的如股票和期貨交易的跨鏈交易都具有此方面的缺點,無法實時維持價格與需求供應的平衡關系。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裝置、終端設備及計算機可讀介質,能夠滿足區塊鏈資源相互兌換的價格與供求之間的平衡關系。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包括:
獲取基于bancor協議的資源兌換模型;其中,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對應的公式為:
?(1);
其中,其中m、a、b、c均為參數,x代表資源B的流通總量,y代表資源A兌換成資源B的兌換比例;
按照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將第一區塊鏈上的資源A兌換成第二區塊鏈上的資源B。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基于bancor協議的資源兌換模型;其中,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對應的公式為:
?(1);
其中,其中m、a、b、c均為參數,x代表資源B的流通總量,y代表資源A兌換成資源B的兌換比例;
第一兌換模塊,用于按照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將第一區塊鏈上的資源A兌換成第二區塊鏈上的資源B。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以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上述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執行時實現上述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bancor協議的區塊鏈資源兌換方法,可獲取特定的基于bancor協議的資源兌換模型,按照所述資源兌換模型將第一區塊鏈上的資源A兌換成第二區塊鏈上的資源B,從而可滿足區塊鏈資源相互兌換的價格與供求之間的平衡關系。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天河國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天河國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917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