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86790.6 | 申請日: | 2019-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94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4 |
| 發明(設計)人: | 宋自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44570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世俊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背光結構 顯示裝置 背光模組 偏光片 出光效率 光學膜片 技術效果 相對設置 光損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所述背光模組包括:背光結構;偏光片,與所述背光結構相對設置;以及光學膜片,設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背光結構一側的表面。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減少顯示裝置的光損失,提升顯示裝置的出光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TFT-LCD由于其顯示質量好,有害輻射低,顯示面積大,輕薄等特點在當今顯示行業占有重要地位。同時,量子點作為一類發光效率高、色譜純度高、發光波長可調的發光材料,目前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將其應用于TFT-LCD可以大幅度提高LCD顯示器的色域和色彩表現力。
如圖1所示,現有的顯示裝置一般包括偏光片100、背光結構300級顯示面板200。偏光片100為量子點偏光片,工作原理為藍色背光激發紅綠混合的量子點光學膜片,最終混合形成白光,由于紅綠藍的色譜純度高,從而提升了LCD顯示器的色域,但將量子點光學膜片放入背光中會損失量子點自身特有的大視角優勢,基于此,量子點偏光片在提升LCD顯示器色域的同時還保留了量子點自身的大視角優勢。
由于量子點是發光的“球體”,所以量子點偏光片中朝向LCD面板的光會直接經過LCD面板后透出,但是朝向背光方向的光線會在經過擴散片、棱鏡片、導光板等一系列光學膜片后到達反射片,經過反射片的反射作用,這些光線再次經過上訴一系列光學膜和LCD面板后才能透出,而這部分光在經過背光中光學膜片后會有大量的損失,從而導致整體的光效下降,因此改善這部分的光損失對于提升光效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背光模組存在的光損失嚴重,光效低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光結構;偏光片,與所述背光結構相對設置;以及光學膜片,設于所述偏光片靠近所述背光結構一側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膜片為短通濾波片。
進一步地,所述短通濾波片透射波段為0~500納米。
進一步地,所述短通濾波片反射波段為500納米~1000納米。
進一步地,所述背光結構包括:反射片;光源層,設于所述反射片一側的表面;第一擴散片,設于所述光源層遠離所述反射片一側的表面;棱鏡片,設于所述第一擴散片遠離所述光源層一側的表面;以及第二擴散片,設于所述棱鏡片遠離所述第一擴散片一側的表面。
進一步地,所述光學膜片設于所述第二擴散片與所述偏光片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偏光片包括紅色量子點及綠色量子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組。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顯示面板。
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組包括背光結構、短通濾波片及偏光片;所述顯示面板設于所述偏光片遠離所述短通濾波片一側的表面。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在偏光片與背光結構之間設置短通濾波片,使得紅光與綠光無法被透射,量子點偏光片中紅綠量子點發出的紅光與綠光被向上反射,可減少量子點發出的光線在背光模組中的損失,從而提升顯示裝置的光效。因為藍光處于所述短通濾波片的透射波段范圍內,所以藍光可以無阻礙地穿過所述短通濾波片,進而激發紅綠量子點,進一步提升顯示裝置的光效。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顯示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短通濾波片的透射圖譜;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顯示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679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模塊
- 下一篇:一種雙層混光腔體直下式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