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立式茶油榨油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85320.8 | 申請日: | 2019-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76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查光圣;褚詩菊;查孝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岳西縣光圣茶油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1/06 | 分類號: | C11B1/06 |
| 代理公司: | 34154 合肥九道和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萬明 |
| 地址: | 246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榨機構 防濺油機構 接油槽 上油 榨油機 茶油 下落區域 外濺 油液 頂升機構 有效解決 榨油 頂升 | ||
1.一種立式茶油榨油機,包括機架,機架的上部設置有壓榨機構,壓榨機構的下側設置有接油槽和頂升壓榨機構進行榨油的頂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接油槽內設置有防止油液外濺的防濺油機構,防濺油機構沿壓榨機構上油液的下落區域布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防濺油機構包括沿油液的下落區域布置的用于接油的槽形部,槽形部上設置有防止濺油的防濺油組件,槽形部的槽壁和/或槽腔上設置有用于與槽形部外側的接油槽槽腔相連通的連通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防濺油組件與槽形部的槽底間隔布置,連通部設置在槽形部的槽壁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槽形部的槽口設置成收口狀。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防濺油組件包括網料層,網料層由絲網、絲線、絲瓤中的一者或幾者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防濺油組件還包括針釘層,針釘層由立式陣列狀布置的針釘組成,針釘的針尖位于上端,針釘的上部釘身穿過網料層延伸至網料層的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網料層由絲瓜瓤材料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槽形部呈圓形,由各首尾相連接的槽形單元組成,槽形單元包括相對布置的內環槽壁和外環槽壁,內環槽壁、外環槽壁的內側壁面上分別設置用于安裝防濺油組件的裝配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裝配件由各個安裝腳構成,安裝腳沿著內環槽壁和外環槽壁間隔設置,安裝腳包括與槽形部的槽壁相固連的連接組成部以及用于支撐防濺油組件的支撐組成部,連接組成部和支撐組成部的交接處形成對防濺油組件沿槽形件槽寬方向移動進行限位的限位臺階。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茶油榨油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如下特征A、B中至少一者:
A.外環槽壁包括上外環槽壁和下外環槽壁,上外環槽壁和下外環槽壁可拆卸式裝配連接,下外環槽壁的底部設置有水平布置的外槽底板,外槽底板貼合接油槽的槽底布置,內環槽壁的內壁面上有水平布置的內槽底板,內槽底板疊碼在外槽底板上,下外環槽壁上設置裝配件,外環槽壁上與內槽底板高度相匹配的位置處設置連通部,連通部為間隔設置的各出油孔構成,內槽底板和外槽底板的板寬與槽形部槽底處的槽腔寬度保持一致,防濺油組件還包括用于安裝針釘的支撐板,支撐板上均勻開設漏油孔;
B.下外環槽壁的外槽壁上間隔設置立狀布置的插接管,上外環槽壁上間隔設置立狀布置的插桿,上外環槽壁和下外環槽壁通過插接管、插桿構成可拆卸式裝配連接,相鄰兩槽形單元單元之間設置有將兩者連接為一體的扣接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岳西縣光圣茶油有限公司,未經岳西縣光圣茶油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532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食用菜籽油壓榨工藝
- 下一篇:一種植物油生產用混合油過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