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控制不同注射程序的核磁高壓注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84520.1 | 申請日: | 2019-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0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元;李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感控通化工產品經營部 |
| 主分類號: | A61M5/00 | 分類號: | A61M5/00;A61M5/20;A61M5/31;A61M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川律師事務所 11643 | 代理人: | 張超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控制 不同 注射 程序 高壓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控制不同注射程序的核磁高壓注射系統,結構包括:控制顯示裝置、電源通信裝置、核磁濾波器放置在控制室中,處于非磁共振環境之中進行工作;注射操作裝置、掃描室控制裝置、注射操作裝置支架放置在核磁室內,所述的電源通信裝置與控制顯示裝置、掃描室控制裝置、核磁濾波器相連,提供控制顯示裝置、核磁濾波器的供電連接,與控制顯示裝置、掃描室控制裝置的通信連接;核磁濾波器與掃描室控制裝置相連,濾除核磁室外電源中的干擾,提供電源至掃描室控制單元;掃描室控制裝置與注射操作裝置相連,提供注射操作裝置的電源及與控制顯示裝置之間的通信。本發明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控制不同注射程序的核磁高壓注射系統,屬于核磁高壓注射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許多醫療診斷和治療程序中,醫生或其他人員向患者注射造影劑配合計算機斷層掃描(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系統(MR)成像輔助醫生診斷。通常使用手動或自動注射設備推送造影劑,造影劑通過靜脈或動脈到達檢測位置,通過吸收X射線或改變體內組織在磁共振下的信號強度來獲得期望的組織部位的圖像,所得圖像可以顯示在監測器上并被記錄。
典型的手動注射由造影劑源、生理鹽水源、可手動推注的針筒、連接管路組成。由操作人員手動吸取造影劑或生理鹽水,再由操作人員手動進行注射。整個注射過程的流速、壓力與注射體積由操作者的力量和技術所影響,且因注射時的流體較為粘稠和速度所需較快,則注射所需壓力較大;操作者經常如此工作導致疲勞,且壓力、流速無法精確控制。
典型的自動注射由造影劑源、生理鹽水源、可電動控制運動的注射裝置、可連接到注射裝置上的針筒、連接管路組成。可電動控制運動的注射裝置通常由電動機、供電系統、可修改流速、注射劑量、壓力參數的控制設備組成。在許多系統中,除了開始或停止注射之外,操作者與電動注射器之間不存在交互式控制。
雖然在醫療領域中已經存在手動和自動注射器,但總體上存在對于改進高壓注射器功能、壓力反饋、人機交互、應用環境的需求。根據不同的設計需要和特定需求,不斷地開發出了適用于計算機斷層掃描(CT)、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系統(MR)等應用環境的高壓注射器。
現有存在的幾種主流的流體注射系統,吸取藥液還未做到一鍵自動吸取藥液,目前存在的幾種吸取藥液的方式都極為不便。存在一種吸藥方式,需要一手控制按鍵,另一手扶住藥液瓶來進行吸取藥液;也存在另一種吸藥方式,無法電動控制活塞前后移動進行吸藥和排氣,仍需要手動使用針筒的柱塞進行前后推拉來吸取藥液與排氣;此兩種吸取藥液的方式都較為不便。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吸取藥液的方式,讓吸取藥液的過程一鍵自動進行,避免手動吸藥帶來的不便。
現有存在如下描述的流體注射系統:采用充電電池進行供電,電池可支持的注射次數較少,每次使用完則需進行充電,充電結束后方可再次進行注射。如此往往導致操作者需準備兩塊或更多的充電電池以進行備用。本發明改進了這一缺點,采用AC 電源直接供電的方式,避免了多次反復充電的困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可交互式的液體注射裝置系統,適用于3.0T及以下磁共振環境使用,解決傳統典型的手動注射及自動注射過程中,注射劑量、液體流速、壓力參數、分階段注射等精確控制的問題,為操作人員及患者提供更多的益處。
一種用于控制不同注射程序的核磁高壓注射系統,如圖1所示,為流體注射系統應用場景圖,其中包括了控制顯示裝置(1)、注射操作裝置(2)、掃描室控制裝置(3)、電源通信裝置(4)、核磁濾波器(5)、注射操作裝置支架(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感控通化工產品經營部,未經南京感控通化工產品經營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45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