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內臟酶解產品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83952.0 | 申請日: | 2019-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970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鄧曉旭;張雅潔;徐麗;陳雪姣;詹志春;周櫻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26 | 分類號: | A23K10/26;A23K10/14;A23K10/18;A23K20/163;A23K20/24;A23K20/26;C12P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臟 產品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魚內臟酶解產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S1、將魚內臟攪碎,按質量比1:1加入自來水并加熱升溫;S2、調節S1步驟中混合溶液至堿性,并加入復合酶和亞硫酸鈉進行酶解;S3、過濾去除濾渣得到酶解液,將所得酶解液濃縮;S4、按質量比1:1加入載體,經噴霧干燥制粉;S5、按質量比1:1添加微生物制劑,得魚內臟酶解產品。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法可有效從魚內臟中提取不同片段的小肽,所制得的魚內臟酶解產品能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促進動物增強健康,對資源合理利用且保護環境,還添加了微生物制劑,可促進動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畜禽的生長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酶解魚內臟生產工藝,尤其涉及一種魚內臟酶解產品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魚加工過程中,內臟常被作為下腳料廢棄,其下腳料占全魚質量的20%以上,這些下腳料未被加以利用,大部分被棄之浪費,致使大量生物資源流失,同時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尋找一條有效途徑對魚內臟進行利用,提高其經濟價值,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魚內臟酶解產品制備方法,對魚內臟進行復合酶酶解,提高其附加值,并增加微生物成分,提高在動物體內的利用率。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魚內臟酶解產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S1、將魚內臟攪碎,按質量比1:1加入自來水并加熱升溫;
S2、調節S1步驟中混合溶液至堿性,并加入復合酶和亞硫酸鈉進行酶解;
S3、過濾去除濾渣得到酶解液,將所得酶解液濃縮;
S4、按質量比1:1加入載體,經噴霧干燥制粉;
S5、按質量比1:1添加微生物制劑,得魚內臟酶解產品。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酶由下列成分組成:堿性蛋白酶20000~50000U/g、木瓜蛋白酶20000~50000U/g、氨肽酶500~1000U/g、脂肪酶500~1000U/g。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復合酶的添加量為魚內臟質量的0.8%~1.5%,亞硫酸鐵的添加量為魚內臟質量的0.4%,酶解時間為3~4h。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中,采用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至8.5。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3中,將所得酶解液濃縮至含水率70%。
進一步地,所述載體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磷酸二氫鈉20~50份、海藻多糖20~50份、碳酸鈣10~20份、玉米淀粉80~100份。
進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制劑由以下成分組成:凝結芽孢桿菌1×109~6×109CFU/g、屎腸球菌5×108~8×108CFU/g。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復合酶和亞硫酸鈉對魚內臟進行酶解,酶解步驟簡單且能有效提取出小分子肽,成本低廉,所制得的魚內臟酶解產品中富含不同片段的小肽,能提高飼料消化吸收率促進動物增強健康,對資源合理利用且保護環境。
2、本發明制得的魚內臟酶解產品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豐富,蛋白質分子量小,易于被動物吸收。
3、本發明制得的魚內臟酶解產品中添加了微生物制劑,促進動物腸道益生菌的生長,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提高畜禽的生長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39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滅煙裝置
- 下一篇:計算應力波作用下巖質邊坡動力放大效應的理論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