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后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83823.1 | 申請日: | 2019-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6952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童愛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市銳思機械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37/14;B21D37/16;B21D45/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壹手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劉軍 |
| 地址: | 545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后橋 模具 | ||
1.一種汽車后橋模具,包括下機箱(1)、下模座(7)、凹模體(8)、上模座(17)、第一支撐柱(21)和導向板(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機箱(1)內固定安裝有沖壓支撐臺(4),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設置有若干組導向柱安裝孔(43),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固定安裝有第一液壓油缸(6),所述第一液壓油缸(6)上設置的第一油缸活塞桿(61),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桿(61)上端滑動伸出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表面;所述下模座(7)安裝在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所述下模座(7)中心設置有脫???71),所述下模座(7)四角位置均設置有導向孔(72),所述導向孔(72)上設置有導向套(73),所述凹模體(8)包括連接板(81)和凹模(82),所述凹模(82)固定設置在所述連接板(81)中心,所述凹模(82)底部設置有脫模連接孔(83),所述連接板(81)上設置有若干組安裝孔(84),所述連接板(81)通過安裝螺栓與所述下模座(7)固定連接;所述脫模連接孔(83)上連接有脫模凹模(9),所述脫模凹模(9)與所述凹模(82)組成一體式模腔,所述脫模凹模(9)底部設置有連接塊(91),所述連接塊(91)與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桿(61)固定連接;
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固定連接有至少四組第一支撐柱(21),所述第一支撐柱(21)頂部固定連接有頂板(22),頂板(22)下端連接有若干組導向柱(24),所述導向柱(24)下端與所述導向柱安裝孔(43)相連,所述頂板(22)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液壓油缸(23),所述第二液壓油缸(23)上設置有第二油缸活塞桿(28),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桿(28)向下滑動穿過所述頂板(22)與所述導向板(27)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板(27)上設置有導向柱套管(26)與所述導向柱(24)滑動連接,所述導向板(27)底部固定連接有若干組第二支撐柱(29),所述第二支撐柱(29)下端連接有上模安裝板(30),所述上模安裝板(30)中心位置固定安裝有第三液壓油缸(31),所述第三液壓油缸(31)上設置有第三油缸活塞桿(32),所述第三油缸活塞桿(32)滑動穿過所述上模安裝板(30)與所述上模座(17)相連;
所述上模座(17)上端設置有與所述第三油缸活塞桿(32)配合連接的連接槽(19),所述上模座(17)下端設置有導向桿(18)和凸模體(20),所述導向桿(18)與所述導向孔(72)相配合,所述凸模體(20)與所述凹模體(8)相配合,所述凸模體(20)通過安裝螺栓固定安裝在所述上模座(17)上;
所述下機箱(1)底部設置有若干組支撐底腳(2),所述支撐底腳(2)設置有防滑膠墊,所述下機箱(1)前端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有機箱門(3),所述下機箱(1)內設置有用于存儲沖壓工具的工具柜(5),所述工具柜(5)上設置有多組儲物抽屜(51);
所述沖壓支撐臺(4)通過不銹鋼板焊接成型,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設置有若干組加強筋(41),所述加強筋(41)與所述沖壓支撐臺(4)之間通過焊接相連;
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設置有滑槽(42),所述沖壓支撐臺(4)上固定連接有氣缸安裝板(11),所述氣缸安裝板(11)對稱設置有兩組,所述氣缸安裝板(11)上固定安裝有驅動氣缸(12),所述驅動氣缸(12)輸出端連接有壓板(13),所述壓板(13)下端設置有與所述滑槽(42)相配合的滑塊(14);
所述壓板(13)上螺紋連接有固定螺桿(15),所述固定螺桿(15)至少設置有兩組,所述固定螺桿(15)靠近所述驅動氣缸(1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調節手柄(16),所述下模座(7)上設置有與所述固定螺桿(15)相配合的螺紋孔(75);
所述下模座(7)內設置有冷卻管(10),所述冷卻管(10)內流動有水冷卻液,所述冷卻管(10)進水端和出水端分別與外部循環水冷系統相連;
所述導向套(73)上端設置有喇叭口(74),所述導向桿(18)下端設置有倒角,所述導向桿(18)主體材質為橡膠材料;
所述導向柱(24)兩端均設置有螺紋端部,所述導向柱(24)兩端分別穿過所述頂板(22)和所述沖壓支撐臺(4),所述螺紋端部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25);
該種模具的使用方法,具體步驟為:
步驟一:根據需要進行沖壓的汽車后橋部件規格,選擇所需的凹模體(8)、脫模凹模(9)和對應的凸模體(20),先將脫模凹模(9)固定安裝在第一油缸活塞桿(61)上,隨后通過螺栓將配套使用的凹模體(8)固定安裝在下模座(7)上,凹模體(8)與脫模凹模(9)共同組成汽車后橋沖壓的凹模模腔,并將與對配套的凸模體(20)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上模座(17)上;
步驟二:將待沖壓件放置在下模座(7)上,第二液壓油缸(23)工作帶動第二油缸活塞桿(28)向下伸長,導向板(27)在第二油缸活塞桿(28)的作用下沿導向柱(24)向下滑動,導向板(27)通過導向柱套管(26)與導向柱(24)滑動連接,有效降低導向板(27)下滑時與導向柱(24)之間的摩擦力,當凸模體(20)靠近待沖壓件時第二液壓油缸(23)停止工作;
步驟三:第三液壓油缸(31)工作帶動第三油缸活塞桿(32)向下伸長,上模座(17)上設置的導向桿(18)插入到導向套(73)中,對上模座(17)沖壓時起到導向的作用,隨后凸模體(20)在第三液壓油缸(31)的作用下將待沖壓件壓入到凹模體(8)中,完成對工件的沖壓;
步驟四:當沖壓完成后,第三液壓油缸(31)工作帶動第三油缸活塞桿(32)向上收縮,從而帶動上模座(17)向上復位,并且第二液壓油缸(23)工作帶動第二油缸活塞桿(28)向上收縮,帶動導向板(27)向上復位,同時第一液壓油缸(6)工作帶動第一油缸活塞桿(61)向上伸長,脫模凹模(9)在第一油缸活塞桿(61)的作用下向上移動,從而帶動貼合在凹模模腔上的沖壓件向上移動,實現對沖壓件的快速脫模,將沖壓件頂出后取出,第一液壓油缸(6)帶動脫模凹模(9)向下復位,重新對下模座(7)上放置待沖壓件重復進行沖壓工作;
設置通用的下模座和上模座,凹模體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連接在下模座上,凸模體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連接在上模座上,凹模體與凸模體配套使用,可以根據沖壓零件的不同更換相應的凹模體與凸模體,實現一模多用,有效降低汽車后橋零件沖壓模具的數量,節約生產加工成本;
由于沖壓模具在沖壓完成后不具有自動脫模的功能,需要手動進行脫模,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脫模效率低,通過在凹模體底部設置有脫模連接孔與脫模凹模相連,脫模凹模與凹模組成一體式模腔,確保在沖壓成型時零部件的完整性,并且脫模凹模底部設置有連接塊與第一液壓油缸上設置的第一油缸活塞桿相連,當對零件進行沖壓工序后,第一液壓油缸工作帶動第一油缸活塞桿向上伸長,脫模凹模在第一油缸活塞桿的作用下向上移動,從而帶動貼合在凹模模腔上的沖壓件向上移動,實現對沖壓件的快速脫模,同時因為脫模凹模作為沖壓凹模的一部分,在對沖壓件頂出脫模時,不會對沖壓件造成變形,有效確保沖壓件脫模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市銳思機械設計有限公司,未經柳州市銳思機械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838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屬模具導向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雙臺面換模臺車及其換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