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收線的充電樁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75145.4 | 申請日: | 2019-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491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曹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31 | 分類號: | B60L53/31;B60L53/18;B08B1/02;B65H7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倩 |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收線 充電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收線的充電樁,包括柜體,柜體的側面設有向內部凹陷的凹槽,凹槽的頂部固定有支撐環,支撐環的內圈圓周均布有多個滾輪,柜體的內部設有固定在凹槽側壁上的收線箱,收線箱的上端內壁設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的下端和收線箱的內部底端設有固定軸承,固定軸承的內圈設有收線桿,固定板二的上端設有電機二,電機二的輸出軸與收線桿的一端連接,收線桿上纏繞有電纜,電纜的一端貫穿于收線箱、凹槽和支撐環且連接有充電頭,充電頭位于凹槽的內側,本發明的自動收線的充電樁,通過電機二驅動收線桿轉動,使電纜逐步收入收線箱內,同時將完成收線后的充電頭放置在凹槽內,降低雨淋日曬對其造成的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充電樁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自動收線的充電樁。
背景技術
目前節能環保、低碳生活是一個熱門的主題,國家為了實現減排目標,大力推廣電動汽車,電動汽車本身不排放二氧化碳,沒有尾氣污染,對于治理環境污染和減少尾氣排放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電力是可以通過多種能源獲得的,如火電、水電、核電、風能電和太陽能電等,電動汽車的能源主要由充電樁提供,其功能類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機,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墻壁,安裝于公共建筑等和居民小區停車場或充電樁內。
一般來說充電樁本體都放置于室外,為了使充電頭能順利的插入汽車的充電口,充電頭與充電樁本體之間的電纜長度需足夠長,便于使用者移動充電頭,但發明人發現,目前可見的充電樁,其電纜絕大部分都散落在地面上,長時間經受雨水的腐蝕以及地面的高溫,不僅破壞充電樁整齊的美觀性,也降低了電纜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自動收線的充電樁,以解決前述背景技術中的全部缺陷或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收線的充電樁,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的側面設有向內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頂部固定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的內圈圓周均布有多個滾輪,所述柜體的內部設有固定在凹槽側壁上的收線箱,所述收線箱的上端內壁設有固定板二,所述固定板二的下端和收線箱的內部底端設有固定軸承,所述固定軸承的內圈設有收線桿,所述固定板二的上端設有電機二,所述電機二的輸出軸與收線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收線桿上纏繞有電纜,所述電纜的一端貫穿于收線箱、凹槽和支撐環且連接有充電頭,所述充電頭位于凹槽的內側。
可選的,還包括清潔箱,所述清潔箱設置在收線箱與凹槽之間,所述清潔箱的頂部設有環形座和轉動座,所述清潔箱的底部設有熱風機和驅動組件,所述環形座的內部設有環形的空腔,所述環形座的內圈設有多個圓周均布的出風孔,所述出風孔與空腔連通,所述熱風機的出風口通過管道與空腔連通,所述轉動座的軸承內圈設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內壁設有刷毛,所述驅動組件用于驅動套管轉動,所述電纜貫穿于清潔箱且從環形座與套管的內圈中穿過。
可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在清潔箱底部的電機一,所述電機一豎直朝上放置,所述電機一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上端套設有錐齒輪二,所述套管外壁套設有與錐齒輪二嚙合的錐齒輪一。
可選的,所述清潔箱的內部中端設有斜板,所述管道與轉軸均貫穿于斜板,所述斜板的較低端設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上端具有開孔,所述排渣管的下端延伸至清潔箱的底部,所述清潔箱的底部設有螺紋連接的收集罐,所述收集罐與排渣管的下端連通。
可選的,所述柜體內側壁上設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位于凹槽的上方,所述固定板一的一端下部豎直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底部水平設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設有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與電機二信號連接,所述支板上還豎直貫穿有滑桿,所述滑桿的上端設有壓板,所述滑桿的外壁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位于壓板與支板之間,所述滑桿的下端貫穿凹槽至其內側,所述滑桿的下端設有U形的夾塊。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明的自動收線的充電樁,通過電機二驅動收線桿轉動,使電纜逐步收入收線箱內,同時將完成收線后的充電頭放置在凹槽內,降低雨淋日曬對其造成的損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7514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