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入口帶變限流緩沖的減壓調節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74977.4 | 申請日: | 2019-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433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董萬峰;李小明;曾維亮;譚屏;王興錄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K17/30 | 分類號: | F16K17/30;F16K17/04;F16K17/164;F16K27/02;F16K4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凱敏 |
| 地址: | 7101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入口 限流 緩沖 減壓 調節 | ||
為了解決現有減壓調節閥在氣體壓力快速加載在減壓調節閥入口時,減壓調節閥出口會有較大的瞬時超調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入口帶變限流緩沖的減壓調節閥,通過在現有減壓調節閥的入口接管嘴中設置緩沖限流組件,該緩沖限流組件僅在高壓快速加載啟動過程中工作,當減壓調節閥平穩工作時該緩沖限流組件處于全開狀態,無附加流阻,結構推廣擴展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入口帶變限流緩沖的減壓調節閥,入口壓力適用范圍高,適用于彈箭星船恒壓增壓輸送、吹除配氣等各類航天推進系統中。
背景技術
減壓調節閥的功能是將氣瓶內的高壓氣體減壓,并在入口壓力變化、出口流量變化的情況下維持出口壓力相對穩定,常用于航天推進系統。現有的減壓調節閥,在氣體壓力快速加載在減壓調節閥入口時,減壓調節閥出口會有較大的瞬時超調,不利用調節系統的快速穩定。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減壓調節閥在氣體壓力快速加載在減壓調節閥入口時,減壓調節閥出口會有較大的瞬時超調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入口帶變限流緩沖的減壓調節閥,具有啟動無超調的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入口帶變限流緩沖的減壓調節閥,包括閥體、入口接管嘴、卸荷組件、主閥芯、復位彈簧、敏感活塞、主彈簧、第一彈簧壓蓋和閥座;
其特殊之處在于: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入口接管嘴內的緩沖限流組件;緩沖限流組件包括緩沖閥芯和緩沖彈簧,其中,緩沖彈簧的位置更靠近入口接管嘴的入口端;
緩沖閥芯與入口接管嘴之間還設置有密封圈A和密封圈B,密封圈A的位置靠近緩沖彈簧;
密封圈B的密封面積大于密封圈A的密封面積,且二者的密封面積差應滿足:閥門最低入口工作壓力×密封面積差>緩沖彈簧的彈力;
緩沖閥芯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傾斜的通流孔,通流孔總的當量直徑大于閥體的流道直徑;緩沖閥芯的出口端設置有直徑為0.2-0.5mm的限流孔。
進一步地,所述多個通流孔沿同一圓周均布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卸荷組件設置在閥體內;卸荷組件的底部設置有由內安裝槽和外安裝槽組成的環形安裝槽;主閥芯設置內安裝槽內,并可沿卸荷組件軸向相對運動;復位彈簧設置在外安裝槽內;復位彈簧設置在外安裝槽內,復位彈簧的一端與外安裝槽的底部接觸,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主閥芯的徑向外伸部接觸;所述主閥芯與閥體上的錐面、卸荷組件組成了卸荷式節流密封副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主彈簧設置在閥座上,并通過第一彈簧壓蓋壓緊限位;第一彈簧壓蓋套設在敏感活塞外,第一彈簧壓蓋底部與敏感活塞底部接觸,第一彈簧壓蓋的翻邊與主彈簧的上端接觸。
進一步地,在主彈簧的下端與閥座之間安裝有潤滑片,潤滑片為表面光滑的鋼片。
進一步地,在主彈簧的側壁與閥座的側壁之間設置有彈簧外套。
進一步地,主閥芯下部安裝有與閥體配合實現密封的第一塑料環。
進一步地,第一塑料環與閥體之間為錐面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在現有減壓調節閥的入口接管嘴中設置緩沖限流組件,該緩沖限流組件僅在高壓快速加載啟動過程中工作,當減壓調節閥平穩工作時該緩沖限流組件處于全開狀態,無附加流阻,結構推廣擴展性強。
2.本發明中主閥芯采用塑料閥座壓合結構和錐面密封結構,密封可靠性高,提高了生產加工工藝;相比傳統密封非金屬冷或熱壓合、粘接或滾邊鎖緊結構,采取螺紋壓接裝配,實現密封,減少了密封零部件的生產環節,降低了生產難度,提高了密封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未經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749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