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1172661.1 | 申請日: | 2019-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488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崔高穎;陳霄;熊政;邵雪松;喻偉;周玉;劉飛;吳偉將;徐明珠;陸婋泉;易永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58 | 分類號: | F24F11/58;F24F11/62;F24F11/46;F24F140/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丁朋華 |
| 地址: | 21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柔性 負荷 控制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獲取需求響應終端上傳的終端實時數據,下發(fā)主站調控指令給需求響應終端;需求響應終端根據主站下發(fā)的調控指令選擇非工空調柔性負荷調控策略,根據調控策略轉換為各個空調設備的控制指令,對空調設備進行控制;
非工空調柔性負荷調控策略包括:最大限負荷策略、最佳舒適度策略和限負荷與舒適度平衡策略;
最大限負荷策略為:不考慮用戶的舒適度,通過改變空調運行模式和運行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調負荷,通過電量監(jiān)測反饋確保主機負荷下降滿足要求;
最佳舒適度策略為:通過對空調進行調節(jié),在不影響用戶舒適度的情況下,改變空調運行參數、運行模式或者運行方式,通過環(huán)境參量的監(jiān)測保證溫度調節(jié)達到要求;
限負荷與舒適度平衡策略為:是在考慮用戶舒適度的前提下,通過多種調控手段的單獨或組合運用,同時監(jiān)測電量和環(huán)境參量,并將其作為反饋數據,實現用戶舒適度和限負荷的平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終端實時數據通過DL/T 634.5104-2009方式上報至主站,終端下行通信采用376.1協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終端實時數據包括:空調設備參數、電表計量數據和環(huán)境參量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站調控指令根據主站調控策略生成,主站調控策略包括:以用戶最大舒適度為目標進行調控容量的分解策略和以最少用戶參與為目標進行調控容量的分解策略。
5.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負荷控制主站和需求響應終端;負荷控制主站和需求響應終端之間通過網絡連接,實現數據交互;
負荷控制主站用于獲取需求響應終端上傳的終端實時數據,下發(fā)主站調控指令給需求響應終端,監(jiān)視空調設備運行狀態(tài);
需求響應終端用于獲取終端實時數據上傳給主站,獲取主站下發(fā)的主站調控指令,根據主站調控指令選擇非工空調柔性負荷調控策略,對空調設備進行控制;
非工空調柔性負荷調控策略包括:最大限負荷策略、最佳舒適度策略和限負荷與舒適度平衡策略;
最大限負荷策略為:不考慮用戶的舒適度,通過改變空調運行模式和運行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空調負荷,通過電量監(jiān)測反饋確保主機負荷下降滿足要求;
最佳舒適度策略為:通過對空調進行調節(jié),在不影響用戶舒適度的情況下,改變空調運行參數、運行模式或者運行方式,通過環(huán)境參量的監(jiān)測保證溫度調節(jié)達到要求;
限負荷與舒適度平衡策略為:是在考慮用戶舒適度的前提下,通過多種調控手段的單獨或組合運用,同時監(jiān)測電量和環(huán)境參量,并將其作為反饋數據,實現用戶舒適度和限負荷的平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終端實時數據通過DL/T 634.5104-2009方式上報至主站,終端下行通信采用376.1協議。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終端實時數據包括:空調設備參數、電表計量數據和環(huán)境參量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非工空調柔性負荷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主站調控指令根據主站調控策略生成,主站調控策略包括:以用戶最大舒適度為目標進行調控容量的分解策略和以最少用戶參與為目標進行調控容量的分解策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7266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