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在審
申請號: | 201911160942.5 | 申請日: | 2019-11-24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789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發明(設計)人: | 呂洪彬;宋寶軍;婁德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F22B37/24 | 分類號: | F22B37/24;F24H9/00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地址: | 150046 黑龍江省***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分布式 剛性 梁角部 結構 | ||
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傳力裝置所在的管墻承再能力有限,針對尺寸較大且爐膛為方形或近方形鍋爐,剛性梁角部荷載較大,為了適應管墻的承載能力,需要減小剛性梁間距來降低剛性梁角部荷載,這將會增加剛性梁整體層數,使成本增加。本發明組成包括:角板(1),所述的角板的上、下兩側均與雙傳力裝置焊接,所述的雙傳力裝置包括雙傳力板(2)和固定板(3),所述的雙傳力板與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過多個襯墊(4)與管墻焊接固定,兩個所述的雙傳力裝置的雙傳力板之間焊接。本發明用于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
背景技術:
鍋爐剛性梁在管墻外側布置,以便提高管墻剛度、防止鍋爐爐膛爆燃而損壞鍋爐,角部結構可以將剛性梁端部荷載傳遞到相鄰管墻上,現有結構中角板兩側均為單傳力裝置,而傳力裝置所在的管墻承再能力有限,針對尺寸較大且爐膛為方形或近方形鍋爐,剛性梁角部荷載較大,為了適應管墻的承載能力,需要減小剛性梁間距來降低剛性梁角部荷載,這將會增加剛性梁整體層數,使成本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滿足膨脹的要求的前提下,能夠安全有效的將較大的角部荷載傳遞到管墻,進而拉大剛性梁布置間距以期降低成本。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其組成包括:角板,所述的角板的上、下兩側均與雙傳力裝置焊接;
所述的雙傳力裝置包括雙傳力板和固定板,所述的雙傳力板與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過多個襯墊與管墻焊接固定。
兩個所述的雙傳力裝置的雙傳力板之間焊接。
所述的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所述的角板兩側與連接板采用銷軸組件連接。
所述的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所述的連接板與端板采用銷軸組件連接。
所述的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所述的端板與剛性梁端部腹板焊接。
有益效果:
1.本發明角板與端板開孔位置預留膨脹偏置量,便于鍋爐受熱膨脹。端板與剛性梁端部腹板焊接,使剛性梁端部荷載能夠通過角部結構傳遞到相鄰側管墻上。
本發明通過雙傳力裝置的荷載分配,使管墻均在承受范圍之內。這樣可以在剛性梁允許跨距范圍之內盡可能拉大剛性梁間距,減少剛性梁布置層數,節省鋼材,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A向結構示意圖;
圖中:1、角板;2、雙傳力板;3、固定板;4、沉淀;7、連接板;8、端板;9、銷軸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其組成包括:角板1,所述的角板的上、下兩側均與雙傳力裝置焊接;
所述的雙傳力裝置包括雙傳力板2和固定板3,所述的雙傳力板與所述的固定板焊接,所述的固定板通過多個襯墊4與管墻焊接固定;
兩個所述的雙傳力裝置的雙傳力板之間焊接。
實施例2:
根據實施例1所述的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所述的角板兩側與連接板7采用銷軸組件9連接。
實施例3:
根據實施例1或2所述的雙-雙分布式剛性梁角部結構,所述的連接板與端板8采用銷軸組件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609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