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56682.4 | 申請日: | 2019-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532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峰;季進臣;葉侃;駱泉添;謝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輕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7/116 | 分類號: | F16F7/116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鄭園 |
| 地址: | 450002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凸輪 滾子 機械 原理 多級 平臺 | ||
1.一種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包括固定座I(7)、垂直固定設置在固定座I(7)上部的豎向導桿(1)、套設在豎向導桿(1)上的垂直彈簧(1-1)和設置在固定座I(7)上方的載物平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彈簧(1-1)的下端與固定座I(7)固定連接,垂直彈簧(1-1)的上端通過活動支撐件與載物平臺(14)的下部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支撐件的兩側對稱設有凸輪組件,且活動支撐件與豎向導桿(1)的上部活動連接;所述凸輪組件的一側與活動支撐件可拆卸連接,凸輪組件的另一側設有凸輪組(3),且凸輪組(3)與橫向導桿(12)一側的滾子(4)相配合;所述橫向導桿(12)通過調節支撐件與固定座II(8)活動連接;所述橫向導桿(12)上套有橫彈簧(10),且橫彈簧(10)的一端與橫向導桿(12)固定連接,橫彈簧(10)的另一端與調節支撐件固定連接;所述凸輪組(3)上設有若干個凸輪,每個凸輪的中心到初始位置的距離為di,其中,i為凸輪個數;
所述調節支撐件包括直線軸承I(11)和直線軸承II(5),所述橫向導桿(12)活動設置在直線軸承II(5)和直線軸承I(11)內,且直線軸承II(5)和直線軸承I(11)通過連接組件與固定座II(8)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組件對稱設置在直線軸承II(5)和直線軸承I(11)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包括橫向滑桿I(15)、橫向滑桿II(17)和豎向滑桿(16),所述橫向滑桿I(15)的一端與直線軸承II(5)固定連接,橫向滑桿I(15)的另一端與豎向滑桿(16)滑動連接;所述橫向滑桿II(17)的一端與直線軸承I(11)固定連接,橫向滑桿II(17)的另一端與豎向滑桿(16)滑動連接;所述橫向滑桿I(15)和橫向滑桿II(17)對稱設置在豎向滑桿(16)的兩側,且豎向滑桿(16)與固定座II(8)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滑桿(16)上設有水平的滑槽I,所述橫向滑桿I(15)和橫向滑桿II(17)對稱設置在滑槽I內,且橫向滑桿I(15)和橫向滑桿II(17)通過滑槽I與豎向滑桿(16)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II(8)上設有豎向滑槽II,且豎向滑桿(16)通過豎向滑槽II與固定座II(8)的支撐柱(6)滑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支撐件包括直線軸承III(13),所述直線軸承III(13)套設在豎向導桿(1)的上部,且直線軸承III(13)的上部與載物平臺(14)固定連接,直線軸承III(13)的下部與垂直彈簧(1-1)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凸輪組件對稱設置在直線軸承III(13)上,且凸輪組件與直線軸承III(13)可拆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組件與直線軸承III(13)之間設有隔振平臺(2),隔振平臺(2)固定套設在直線軸承III(13)的上部,且載物平臺(14)通過隔振平臺(2)與直線軸承III(13)固定連接;所述凸輪組件對稱設置在隔振平臺(2)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組(3)與隔振平臺(2)之間設有連接板(3-1),所述連接板(3-1)的一側與隔振平臺(2)固定連接,連接板(3-1)的另一側與凸輪組(3)可拆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4或6或7任一項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導桿(12)上套設有墊片(9),所述墊片(9)活動設置在直線軸承II(5)與直線軸承I(11)之間,墊片(9)的尺寸大于直線軸承II(5)內圈的尺寸,且橫彈簧(10)與墊片(9)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凸輪—滾子機械原理的多級隔振平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根據載物平臺(14)的質量m0和垂直彈簧(1-1)的剛度kv,計算對應的靜平衡位置d0=m0g/kv,此靜平衡位置d0即為凸輪初始位置;在連接板(3-1)上布置凸輪組(3),凸輪組(3)的每個凸輪的中心到凸輪初始位置的距離為di,其中,i表示凸輪組(3)上凸輪的數量;
b.根據步驟a中的靜平衡位置d0,通過調節連接組件的豎向滑桿(16)在支撐柱(6)上的位置調節滾子(4)的高度,使滾子(4)與凸輪初始位置水平重合;
c.根據橫彈簧(10)的剛度kh,計算橫彈簧(10)與垂直彈簧(1-1)的剛度比α,調節直線軸承II(5)和直線軸承I(11)之間的距離,進而壓縮橫彈簧(10)以調節橫彈簧(10)的預壓縮量;
d.將隔振件放置在載物平臺(14)上后,凸輪與滾子(4)相互配合推動橫向導桿(12)移動,使雙組橫彈簧(10)產生的負剛度與垂直彈簧(1-1)的正剛度kv抵消達到動態剛度為零;所述隔振件的質量為mi=m0+di×k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輕工業大學,未經鄭州輕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5668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IG軟硬線路板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基于計算機的誤差自動檢測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