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龜甲膠在制備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52620.6 | 申請日: | 2019-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212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義雄;吳正勇;張家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老中醫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5/586 | 分類號: | A61K35/586;A61P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中知誠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71 | 代理人: | 施志勇 |
| 地址: | 43162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龜甲 制備 治療 慢性 心力衰竭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龜甲膠在制備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所述的龜甲膠是由龜甲和黃酒、冰糖、豆油等輔料制備而成的膠劑或顆粒劑。臨床試驗表明,龜甲膠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效果顯著,安全性好,無任何毒副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龜甲膠在制備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中的應用。
技術背景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異常而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下降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為各類心臟病發展的危重及終末階段。新型流行病學資料表明發達國家的成人心衰患病率約1%~2%,且患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70歲以上老年人心衰的患病率超過10%。根據《中國心血管報告2017》發布的數據,推算中國現有心力衰竭患者450萬,且患病人數處于不斷增長狀態。CHF患者5年存活率為50%左右,而10年存活率僅為10%。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齡人口的不斷增長,CHF已不僅僅是醫學問題,更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慢性心力衰竭在中醫里屬于“心悸”、“胸痹”、“喘證”、“水腫”等病癥范疇,《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等醫學典籍對其病因和一般癥狀均有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胸痹心痛的診斷依據、證侯分類和療效評定”,定義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絡,氣血不暢而致胸悶心痛,甚則心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等為主癥的心脈疾病。”
目前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一直以西藥為主,主要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利尿藥、β受體阻斷藥、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斷藥、醛固酮抑制劑等。雖然這些藥物可以改善臨床癥狀,但長期應用易出現低血鉀、低血鎂、低血鈉、高酸尿血癥、糖耐量異常、酸堿平衡紊亂、腎功能惡化、室性心律失常及瘁死等不良反應。近年來,部分專家學者提出中醫治療或中西醫結合治療,多運用益氣活血、溫陽利水、健脾化痰之法,效果各有敝利。因此,在慢性心力衰竭發病率和病死率高的險峻形勢下,研究和開發出一種療效確切,耐受性好且副作用少的治療藥物依然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第一部第181頁記載龜甲膠功能與主治為:“滋陰,養血,止血。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腰膝酸軟,血虛萎黃,崩漏帶下?!蹦壳埃敿啄z未見有用于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報告。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對慢性心力衰竭治療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龜甲膠在制備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中的應用,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一種新的藥物。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龜甲膠在制備治療慢性心力衰竭藥物中的應用
所述的龜甲膠,其特征在于,所述龜甲膠為膠劑,由龜甲和輔料制備而成。其重量比為龜甲∶冰糖∶黃酒∶豆油=100∶2~6∶0.2~0.4∶0.2~0.4。
所述的龜甲膠,其特征在于,所述龜甲膠為顆粒劑,由龜甲和輔料制備而成。其重量比為龜甲∶冰糖∶黃酒∶豆油=100∶2~6∶0.2~0.4∶0.2~0.4,香精適量。
所述的龜甲膠,其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龜甲→前處理→煎煮→濾過→合并濾液→靜置→濾過→減壓濃縮成清膏→配料→濃縮成稠膏→冷凝,切片→晾干→龜甲膠膠劑
所述的龜甲膠,它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龜甲→前處理→煎煮,濾過→合并濾液→靜置→濾過→減壓濃縮成清膏→噴霧干燥→稱量→加入輔料→制粒→干燥→龜甲膠顆粒劑;其中龜甲膠粉∶輔料=1∶2~4,輔料中蔗糖粉∶香精=4000克∶1~5毫升。
所述的龜甲膠,用于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其用量為人體可接受的用量。優選其用量以龜甲膠計為3~12克/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老中醫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北老中醫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526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