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自動降雨時探測云層的雷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51507.6 | 申請日: | 2019-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7640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潘育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義仙合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3/95 | 分類號: | G01S13/95;G01W1/08;F42B15/01;A01G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自動 降雨 探測 云層 雷達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自動降雨時探測云層的雷達裝置,包括機身,所述滑動塊下側面與所述彈簧空間下壁之間固定安裝彈簧,第一電機帶動定位軸轉動,定位軸帶動嚙合齒輪轉動,利用手搖桿調整發射前的火箭初角度,配合雷達測量適合人工降雨云層與地面的距離,計算出火箭發射時的初角度,更精準地調整到正確的初角度,利用聯動設計控制發射后火箭內火焰的推動方向,從而精準改變軌跡,發射部件由滑條接觸齒紋進行控制牽拉線的收放,能使火箭向下滑動時更好蓄力,整個設計自動性高,使用安全,實用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象學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自動降雨時探測云層的雷達裝置。
背景技術
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云滴迅速凝結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其方法是根據不同云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云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干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電水量等,因此,需要發明來解決以上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自動降雨時探測云層的雷達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用于自動降雨時探測云層的雷達裝置,包括機身,所述機身內設有彈簧空間,所述彈簧空間內設有用于發射的發射部件,所述發射部件包括滑動安裝在所述彈簧空間內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下側面與所述彈簧空間下壁之間固定安裝彈簧,所述滑動塊內設有定位空間,所述定位空間可以暫時卡住待發射物品將其定位,所述滑動塊向下滑動蓄力,所述彈簧可帶動所述滑動塊向右上側將待發射物品發射出去,
所述機身內設有用于攝入云層進行人工降雨的運載部件,所述運載部件包括與所述機身滑動連接的火箭機身,所述火箭機身內設有用于儲存制冷劑的制冷劑空間,所述制冷劑空間內滑動安裝加壓板,所述制冷劑空間右壁與所述火箭機身右側面之間連通設有噴頭,所述噴頭內固定安裝噴口閥,所述制冷劑空間內滑動安裝加壓板,發射至在適合的云層中,打開所述噴口閥,所述加壓板向右滑動將所述制冷劑空間內的制冷劑攝入云層中進行人工降雨。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發射部件還包括左右對稱固定安裝在所述定位空間底壁內的通電磁鐵,所述火箭機身下側面左右對稱固定安裝永磁鐵。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機身內位于所述彈簧空間下側設有拉動空間,所述拉動空間后壁內固定安裝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輸出軸上固定安裝定位軸,所述定位軸上固定安裝嚙合齒輪,所述拉動空間前后壁之間固定安裝限位輪,所述限位輪內設有第三滑動空間,所述第三滑動空間內中心對稱滑動安裝兩個卡塊,所述卡塊內側與所述嚙合齒輪嚙合,所述拉動空間前壁內位于所述限位輪外側轉動安裝繞線齒輪,所述限位輪與所述繞線齒輪之間連通設有嚙合空間,所述繞線齒輪內側設有單向齒紋,所述卡塊可延伸至與所述繞線齒輪嚙合,所述繞線齒輪外側繞有牽拉線,所述拉動空間右壁上固定安裝用于將所述牽拉線轉向的轉向輪,所述牽拉線另一側與所述滑動塊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義仙合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武義仙合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515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