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及安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44814.1 | 申請日: | 2019-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05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覃輝煌;余奇友;胡木強;曾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東深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1/48 | 分類號: | E04G11/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凝土 結構 支撐 構件 安裝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及安裝方法,主要技術方案包括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撐管,所述支撐管靠近地面一端的端部沿周向設置有不少于三個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支撐管長方向設置,所述容置槽靠近地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支腳,所述容置槽遠離地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與支腳遠離容置槽一端可拆卸連接的支撐桿,所述容置槽、所述支腳、所述支撐桿形成直角三角形。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支撐桿、支腳以及支撐管本身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支撐結構,并且沿周向設置有三組,能夠在支撐過程中對支撐管形成較好的支撐效果,并且減小支撐管歪斜的可能性,提高施工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及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鋼框架―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體系的高層鋼結構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環保節能等優點,且綜合了鋼結構質量輕、延性好及混凝土剪力墻抗側剛度大的特點,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
一般在澆筑上層結構時,需要在上模板下側對其進行支撐,從而使其能夠保持水平狀態。如圖1所示,在上模板10搭建完畢后,將會通過支撐管100對其進行支撐,支撐管100的一端抵觸在上模板10上,其另一端抵觸在地面上,在水平方向上陣列設置多根后,完成支撐。但是在現有的支撐過程中,由于支撐管底端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只有其截面大小,在支撐過程中易于發生支撐管歪斜的可能性,支撐效果較差,影響施工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能夠增加支撐管與地面之間的支撐面積,提高支撐效果,提高施工質量。
本發明的上述第一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混凝土框剪結構的支撐構件,包括豎直設置的支撐管,所述支撐管靠近地面一端的端部沿周向設置有不少于三個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支撐管長方向設置,所述容置槽靠近地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支腳,所述容置槽遠離地面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與支腳遠離容置槽一端可拆卸連接的支撐桿,所述容置槽、所述支腳、所述支撐桿形成直角三角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需要進行支撐時,先將支撐桿從容置槽中轉出,隨后將支腳向下轉出,此時將支撐桿與支腳的一端相連接后,使得支撐桿、支腳以及支撐管本身形成呈直角三角形的支撐結構,并且沿周向設置有三組,能夠在支撐過程中對支撐管形成較好的支撐效果,并且減小支撐管歪斜的可能性,提高施工質量。
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腳自由端遠離地面的一側設置為第一抵接面,所述支撐桿自由端靠近地面的一側設置為用于與第一抵接面接觸的第二抵接面,當所述第一抵接面與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后通過螺栓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支撐桿與支腳取出后,使得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接觸后,通過螺栓將支撐桿與支腳進行連接,從而能夠形成支撐效果,且當支撐桿與支腳收入至容置槽中后,便于運輸。
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腳遠離容置槽一側面上開設有供所述支撐桿嵌入的嵌槽,當所述支腳嵌入在所述容置槽內,且所述支撐桿嵌入至所述嵌槽內時,所述支腳與所述支撐桿通過螺栓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先將支腳嵌入至容置槽內,將支撐桿也嵌入至嵌槽中,兩者疊合后,可通過螺栓將兩者鎖止,從而使得支撐桿和支腳保持在容置槽內,從而便于運輸。
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管遠離所述容置槽的一端設置有支撐托,所述支撐托包括螺紋連接在支撐管內的螺紋桿、轉動連接在螺紋桿遠離支撐管一端上的支撐盤,以及沿徑向貫穿開設在螺紋桿上的穿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支撐管設置在地面上后,可通過工具穿過穿孔,使得螺紋桿轉動從而使得支撐托朝向上模板一側運動,螺紋桿與支撐盤轉動連接可使得支撐盤能夠直接抵觸在上模板上,且在逐漸抵緊的過程中,支撐盤將不會隨之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東深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東深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448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