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屏下指紋解鎖的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的加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911143322.0 | 申請日: | 2019-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4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盛成明;李金鐘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恒昊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3 | 分類號: | G06V40/13;G02B1/10;G09F9/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磊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指紋 解鎖 眩光 防藍光 復合 屏幕 保護 加工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便攜式信息終端屏幕光危害防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屏下指紋解鎖的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對玻璃基板的一側進行化學蝕刻AG處理;對玻璃基板的另一側通過真空蒸發電鍍進行防藍光處理;定位玻璃基板該側表面的指紋解鎖區域,對指紋解鎖區域進行網狀鏤空處理;最后將電鍍后的防藍光鍍層老化處理即可。利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能確保屏下指紋解鎖功能的正常使用,還兼具屏幕保護屏的永久防眩光功能和過濾藍光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便攜式信息終端屏幕光危害防控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屏下指紋解鎖的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通訊技術快速發展,信息時代下智能手機、平板、電紙書、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基本是不離手的程度,也因此屏幕光對人們眼睛的傷害現象越來普遍了。已有醫學研究證明,白內障及黃斑病變等眼部疾病的年輕化和普遍化的趨勢跟現代人接觸手機等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時間有直接關系。一種新型具備永久防眩光和過濾藍光功能的屏幕保護屏產品,該新型屏幕保護屏產品是借鑒隱身飛機原理采用尖端稀土吸波材料,利用真空復合層鍍工藝,通過有效吸收450nm波長的光線能量降低該波段藍光傷害,并結合直射眩光柔化技術等方式,實現了有效保護眼睛健康目的。
全面屏時代來臨,屏下指紋解鎖功能越來越多應用在手機,平板等移動通信終端產品上。目前屏下指紋解鎖技術多采用光學指紋識別技術方案,該光學指紋識別模組由發射光源、微棱鏡和光感接收端組成,光源發射的光線透過棱鏡射在指紋表面,反射回的光線受指紋紋理影響發生強弱變化,并被光感接收端接收。
普通的透明屏保玻璃對光線損失極小,因此貼合在屏幕表面后,屏下指紋解鎖功能基本不受影響,但該產品僅僅就是降低點屏幕破碎作用,對屏幕藍光沒有削弱性能,因此并不具備護眼的功能。
人造光源是由紅綠藍三原色構成,藍光能量越高,光線亮度越高,而該新型屏幕保護屏產品由于對450nm波長的光線能量產生吸收效果,因此反射回的光線強度就會降低,導致光電感應接收端接受的光感不足,直接影響到屏下指紋解鎖的靈敏性。隨著全面屏產品的普及,該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所有與新款電子產品屏幕配套的該新型保護屏產品的推廣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影響屏下指紋解鎖的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種適用于屏下指紋解鎖的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的加工工藝,利用該工藝生產的產品能確保屏下指紋解鎖功能的正常使用,還兼具屏幕保護屏的永久防眩光功能和過濾藍光功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適用于屏下指紋解鎖的防眩光防藍光復合屏幕保護屏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對玻璃基板的一側進行化學蝕刻AG處理;
S2:對玻璃基板的另一側通過真空蒸發電鍍進行防藍光處理;定位玻璃基板該側表面的指紋解鎖區域,對指紋解鎖區域進行網狀鏤空處理;
S3:將電鍍后的防藍光鍍層老化處理即可。
進一步,所述S2中,先對玻璃基板的一側進行電鍍防藍光處理,再對該側表面的指紋解鎖區域防藍光鍍層進行網狀鏤空處理。
進一步,所述S2中,還包括以下步驟:將S1中AG處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護后清洗,進行真空蒸發電鍍,對玻璃鍍膜表面涂覆光阻劑保護,將指紋區域為局部網狀的光罩貼覆在光阻層后進行光固化工藝處理,然后放入退鍍液中,固化工藝后指紋區鏤空處經退鍍恢復原透明,然后用溶劑洗去剩余光阻膜并清潔,得到僅指紋區有網狀鏤空的藍光吸收鍍膜層。
進一步,所述光固化工藝為黃光工藝,所述光阻劑為黃光膠,所述光罩為菲林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恒昊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恒昊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433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室內裝飾裝修連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可調節角度的電腦及其調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