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34046.1 | 申請日: | 2019-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968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杰華;李玉潔;朱曉輝;高瞻;鄭國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21/10 | 分類號: | G06F21/10;G06F21/16;G06Q20/12;G06Q20/38;G06Q20/40;H04L9/3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1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區塊 技術 數字 版權 保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法,包括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模型和版權保護協議;數字版權保護模型包括用戶、Web客戶端、區塊鏈服務器及區塊鏈網絡,用戶通過Web客戶端的登記和識別,產生的交易信息Tx再經過區塊鏈服務器處理,由區塊鏈網絡的共識機制進行信息共識;版權保護協議包括數字版權登記子協議和數字版權轉讓子協議,本發明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案即使遭受到攻擊不會造成信息的泄露,防止了數字作品的盜版和拷貝行為的發生,惡意用戶無法進行偽裝攻擊,能夠解決盜版侵權行為,確保數字作品的真正唯一性,并且大大降低了Simhash(局部敏感哈希)算法的計算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安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法。
背景技術
在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數字作品不斷向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網絡中傳播的數字作品的數量呈現暴漲的趨勢。近幾年,我國的數字出版行業的收入都比前幾年上漲很多,而且用戶規模多達18.25億人,同時我國的數字內容產業的市場規模達到世界前三。在我國甚至全球的數字內容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數字作品的版權注冊登記和版權轉讓交易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近幾年,我國出現了不少侵權案件,例如盛大文學起訴百度侵權案、書生網絡起訴盛大文學侵權案等。這些案件暴露出我國傳統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案存在著問題。就版權登記而言,傳統的版權登記步驟繁瑣,材料繁多,耗時長、費用高,所以很多創作者不愿意去申請數字作品的版權保護,這就使得大量的數字作品沒有受到保護,創作者的權益受到侵犯。目前,針對傳統的數字版權保護存在的問題,常用的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有:數字加密技術、數字水印技術、區塊鏈技術。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數字版權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不足的。
數字水印技術通過在數字作品中嵌入水印可以實現版權確權和侵權檢測,確定非法盜版的來源,但是該技術繁瑣,很難確保數字作品的非授權使用,目前有許多水印攻擊方法,所以水印的信息安全也無法保障。數字加密技術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加密,數字簽名實現數字作品的安全傳播和安全存儲,但是無法找到侵權作品的來源。目前存在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案,例如:2017年李悅在《基于區塊鏈的數字作品DCI管控模型》中提出了去信任的數字作品DCI管控模型,結合智能合約技術實現版權登記、版權轉讓和版權查詢的自動執行。2018年《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交易系統》利用IBM的聯盟鏈技術和智能合約技術,創建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交易系統。這些方案沒有考慮到數字作品的相似性檢測,只是象征性的提取了數字作品的特征值,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版權確權、鑒權和維權的問題。
針對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案,利用一種局部敏感的哈希算法(Simhash)實現對版權登記作品的相似性檢測,防止非法用戶非法登記盜版作品。結合區塊鏈技術的特性,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數字版權登記問題與數字版權在互聯網安全傳播等問題。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法,該方案設計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數字版權保護系統模型和數字版權保護協議(版權登記協議、版權轉讓協議,并利用JAVA語言和相關的開發軟件模擬實現該系統,解決的具體技術問題如下所示。
(1)利用區塊鏈的加密技術,鏈式結構等,實現數字作品版權登記信息和版權轉讓信息的安全存儲、不可篡改與可追溯。
(2)利用區塊鏈的對等式網絡和共識機制,實現區塊鏈網絡中各節點的數字版權交易信息的一致性。
(3)利用改進的Simhash算法結合區塊鏈的鏈式結構和加密技術,完成數字作品的相似性檢測,確保數字作品的唯一性和數字作品的權屬綁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方法,包括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模型和版權保護協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340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