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部搭接后部端卸的綜放工作面輸送及破碎設備布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31720.0 | 申請日: | 2019-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22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穆潤青;馬營;解鴻章;賈偉霞;馬樹偉;范濤;杜建芬;曹正坤;趙小東;孫松;王志祎;王一偉;王帥;馮海;宋偉然;王冬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3/06 | 分類號: | E21F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7625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部 后部 工作面 輸送 破碎 設備 布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煤礦井下綜放工作面運輸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提供一種前部搭接后部端卸的綜放工作面輸送及破碎設備布置方法,前部輸送機與轉載機搭接側卸布置,后部輸送機與轉載機端卸布置,前、后部輸送機之間布置破碎設備。前部輸送機機頭為承載后部煤流的轉載機提供通過煤空間。后部為端卸式輸送機,后部機頭搭接在轉載機卸料段上。該布置方法尤其適用于大采高放頂煤工作面,能夠有效提高前部采煤機的運輸能力,有利于工作面的煤流運輸順暢,提高綜放工作面開采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井下工作面開采運輸技術領域,具體是前部搭接后部端卸的綜放工作面輸送及破碎設備布置方。
背景技術
國內中、厚煤層工作面智能化開采技術發展迅速,綜采放頂煤開采是目前應用較廣較為高效的開采的方法之一。傳統設備中,綜放工作面設備由前、后部輸送機,轉載機及破碎機組成,輸送機卸載方式均為端卸,兩驅動布置,其工作原理為前部采煤機開采下來的煤通過輸送機機頭卸載到轉載機的卸料段上,放頂下來的煤由后部輸送機機頭卸載到轉載機的卸料段上,經前部機頭后再由轉載機經破碎后運輸的主巷道的皮帶上。這種布置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首先,前、后部均為端卸輸送機,其卸載的煤流與轉載機運行的方向互為垂直,前部的煤會卸載在后部的煤流上,特別是大采高的綜放工作面,前采、后放出煤量都大,疊加卸載極易導致前部的煤卸載不下去,回煤嚴重;其次,在大采高綜放工作面,后部放煤量較大的情況下,片幫煤和大塊煤出現的幾率大,直接通過前部輸送機機頭的時候極易刮卡,也會導致煤流擁堵,運行不暢,導致設備故障;再次,前部端卸輸送機受卸載方式及整機結構限制,機頭處驅動裝置只能單驅動布置,其輸送能力較弱,不適應產煤量較高的大采高綜放工作面。所以綜放工作面中輸送機的輸送能力尤為重要,因此提供一種滿足輸送能力要求,并且安全可靠的布置方法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前部搭接后部端卸的綜放工作面輸送及破碎設備布置方法,能夠提高綜放工作面設備的輸送能力,并且性能安全可靠。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前部搭接后部端卸的綜放工作面輸送及破碎設備布置方法,其特點是前部輸送機與轉載機搭接側卸布置,后部輸送機與轉載機端卸布置,兩輸送機機頭之間布置破碎設備。前部為搭接側卸式輸送機,其特點是輸送機機頭位于轉載機卸料段的上方,與轉載機卸料槽上下分層布置,輸送機的上、下鏈道位于轉載機上、下鏈道的上方,前部輸送機機頭為承載后部煤流的轉載機提供通過煤空間,并實現前部煤流側卸式卸載。后部為端卸式輸送機,后部機頭卸載部搭接在轉載機卸料槽上,前、后部機頭之間布置破碎設備,破碎大塊煤,確保煤流順利通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綜放工作面設備布置提供了一種更可靠的布置方法,使卸載位置穩定,更利于煤流運輸順暢,進一步提高綜放工作面前、后部輸送機輸送能力。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附圖用于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前部搭接側卸式輸送機主視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后部端卸式輸送機主視示意圖;
圖中:1、前部輸送機,2、后部輸送機,3、轉載機,4、破碎設備,5、前部輸送機機頭,6、輸送機刮板鏈,7、轉載機刮板鏈,8、后部輸送機機頭,9、卸料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完整、清晰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317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