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911115087.6 | 申請日: | 2019-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168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丁未龍;李岳聰;范亮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煜邦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D27/02 | 分類號: | B64D27/02;B64D27/26;B64C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 動力 多旋翼 無人機 | ||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其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設置有多個旋翼;燃油發電機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燃油發電機裝置與所述電驅動裝置連接,用于為所述電驅動裝置供電;電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電驅動裝置與所述旋翼驅動連接;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連接于所述機體,所述燃油發電機裝置通過所述減震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本發明能夠保證無人機長時間飛行,同時具有較強的攜帶負載能力,而且能夠提高無人機的控制性能和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人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
背景技術
無人機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在軍事領域還是民用領域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現有的多旋翼無人機有三種動力方式:一種是采用電池作為無人機的能源,直接驅動旋翼,這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技術,其缺點是飛行時間短,一般僅僅為幾十分鐘;另外一種方式是,采用燃油動電機驅動,雖然克服了飛行時間短和攜帶負載能力弱的缺點,但是新的問題是燃油發電機驅動調速精確性差,導致飛行穩定性不足。而且,現有技術中的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由于燃油發電機工作產生震動影響機載設備及無人機的穩定性。
因此,亟需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能夠保證無人機長時間飛行,同時具有較強的攜帶負載能力,而且能夠提高無人機的控制性能和穩定性。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油電混合動力的多旋翼無人機,包括:
機體,所述機體上設置有多個旋翼;
電驅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電驅動裝置與所述旋翼驅動連接;
燃油發電機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燃油發電機裝置與所述電驅動裝置連接,用于為所述電驅動裝置供電;
減震裝置,連接于所述機體,所述燃油發電機裝置通過所述減震裝置設置于所述機體上。
可選地,所述燃油發電機裝置包括燃油發電機組件和油箱,所述燃油發電機組件和所述油箱均與所述機體連接,所述燃油發電機組件與所述電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油箱與所述燃油發電機組件連接。
可選地,所述燃油發電機組件包括相互連接的燃油發電機和電噴系統,所述燃油發電機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油箱連接于所述燃油發電機,所述燃油發電機與所述電驅動裝置連接。
可選地,所述燃油發電機和所述電噴系統為一體化結構。
可選地,所述油箱為環形結構,在所述油箱圍設成的中空區內設置有降落保護裝置。
可選地,所述減震裝置包括阻尼減震器,所述阻尼減震器設置在所述燃油發電機與所述機體之間,用于對所述燃油發電機減震。
可選地,所述減震裝置還包括第一減震球,所述第一減震球一端與所述阻尼減震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機體連接。
可選地,所述機體上設置有搭載設備,所述搭載設備與所述機體之間設置有第二減震裝置,所述第二減震裝置用于對所述搭載設備進行減震。
可選地,所述第二減震裝置包括第二減震球和第三減震球,所述第二減震球的一端與所述搭載設備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減震球連接,所述第三減震球的另一端與所述機體連接。
可選地,所述機體的下端連接有起落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煜邦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煜邦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11150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食品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水層施工檢測設備





